旅游 touris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新闻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揭晓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 苏州河畔结伴游 上海举办沪台青年交友活动

    3月20日,“很高兴可以和大陆青年一起深度游玩苏州河沿岸,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台湾音乐女教师杨育欣19日在苏州河畔参加“缘聚SH寻YOU苏河”沪台青年交友活动时对媒体说。 此次活动吸引60余位工作、生活在上海...

  • 聚焦如何建设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届中国能源行...

    3月18日,以“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活动采用线下论坛、线上直播连线双模式,聚集能源领域的政府机关代表、能源领军企业高管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

财经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

  • 浦发银行推出共享作业模式 以服务效率为导向 切实...

    日前,浦发银行通过共享作业模式,成功为办公地点位于上海浦西的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近完成在该行临港支行的开户业务。2023年以来,浦发银行在自身效率提升方面不断挖潜,牢固树立“让开户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思维...

  •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过1亿美元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1亿美元 近日,133吨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的进口芝麻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充分发挥“绿色通道”效能,实现当天查检、放行、出证全流程。 今年以来,外港海关...

  • 沪浙毗邻地区携手成立这个组织,整合各自优势推进...

    近日,沪浙毗邻统战“农创新联会同心促共富”主题活动暨“机关建设年实干谱新篇——做一周村居干部6.0版”调研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山区廊下镇举行。在现场,沪浙毗邻农创新联会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毗邻地区新联会合作...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发布时间:2021/12/29 旅游 浏览:49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韶关丹霞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韶关由此进入“飞行”模式

从此进出韶关,吃喝玩乐

想飞就飞!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目前,中国南方航空(北京大兴-韶关丹霞)、浙江长龙航空(杭州萧山⇌韶关丹霞⇌昆明长水)等航线正式对外销售机票(具体航班信息以航空公司官网为准)。

12月3日起,吉祥航空正式开通韶关丹霞机场航线,每周一、三、五、七开行4班,航班号为HO1013 上海浦东T2-韶关丹霞-南宁吴圩T2,HO1014 南宁吴圩T2-韶关丹霞-上海浦东T2,使用空客A320执飞。

目前,吉祥航空发售的航线价格按开航优惠价发售,韶关至南宁99元、韶关至上海199元,价格未含附加费70元。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南方航空空客A320飞机起飞

韶关要“关”不住了

丹霞机场通航后

哪怕离得再远

也能一赏这座游离于广东人眼外

却最是宝藏的城市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上周,因广东的天气实在不争气

特意去了一趟韶关南雄看银杏

不料,被当地好心人指点迷津:

“再晚点来,说不定还能看雪呢。”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在广东看雪,韶关一直是个例外。今年1月8日,韶关市区就悄悄下过一场“雨夹雪”,而乐昌、仁化、乳源等高寒山区,早已布满了一层“冰挂”。

但如果你的记忆点只有看雪,实在太埋汰韶关了,它还是一座货真价实的旅游城市,2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丹霞山、珠玑古巷、南华寺、可以罐装送人的空气、客家咸鸡、香芋扣肉和梅岭鹅王,任何一样单拎出来都足以兴起驱车200公里去上一趟。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广东奇山妙水,都去了韶关

韶关的地貌对于广东来讲,略显“高大”。这非常特别,在珠三角冲积平原生活惯了的我们,触目所及皆是一马平川。在听说广东山多的时候,通常表现得一脸懵逼,殊不知,广东的好山好水早已打包去了韶关。

韶关基本是一座被山包围的城市,给人住和生活的平原、台地只占了两成。难怪连韩愈都感叹:“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进了韶关,得抛去广东沿海的觉悟。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作为北大门,韶关在面貌上早早拿了满分,它承包了广东大片的山:北列的蔚岭、大庾岭,西列的瑶山、大东山,东南列的滑石山、青云山把韶关市区围成了一个“三角形”,而武江和浈江穿平原而过,便组成了一个“跌宕起伏”的韶关。

韶关的山,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它本就地处南岭分界线,作为界山,“高大苍茫、望之不尽”才是韶关群山的自我修养。如果拿广东珠三角的山头与之相比,就如蚂蚁之于大象,对韶关人来说不过是个“斜坡”。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就拿广东第一高峰石坑崆来说,海拔足足有1902米,要知道中国泰山也不过1545米。而“高个头”的山在韶关绝非孤例,石坑崆所在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千米以上的山就有30多座,连绵起伏,莽莽林海,一不留神就组成了广东现今唯一的原始森林。

难怪在韶关西南部的船底顶,被户外圈的驴友们一致认为是“自虐级别的魔鬼之作”。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但韶关最神奇的地方,还在于一片奇山。这片奇山,色彩饱和度之浓烈,别说广东,放眼世界都为之罕见。后来,它有了一个响彻中外的名字——“丹霞”。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说的就是丹霞。1928年,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朱翙声在论文中把韶关仁化这种特殊地貌命名为“丹霞层”,其发育之典型、种类之齐全、造型之丰富举世震惊,遂用“丹霞”命名世界此类地貌。丹霞山,凭一己之力便坐拥两个世界级头衔: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着实够韶关人吹上一辈子。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要发育成韶关丹霞山这个样子,丝毫不简单,大自然需风雨不停地雕琢大概0.7亿-1.4亿年,才能形成长老峰、阳元石、睡美人等一系列壮年丹霞。如今的丹霞山佛道文化交织,难怪大诗人苏轼作诗:“此方定是神仙宅”,张九龄甚至把家安在丹霞山脚下。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但“韶关红”不只尽染了丹霞,还顺带把南雄盆地也给染了。连绵起伏的红色山坡,让人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大西北戈壁荒漠的错觉。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是世界上除北美西部外第二个研究恐龙灭绝的最佳地点。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高大苍茫的群山、壮丽诡谲的丹霞,韶关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南方平原城市,“稳如泰山”的面目,让它更像是来自广东北方的“老大哥”,分量超然。

迁徙,造就韶关多元底色

很奇怪,韶关的山,在古代同时起到了“隔绝外界”和“沟通外界”的作用。这一点,在其他多山城市里非常少见,但其实结合地理位置来看,就不难理解了。

韶关与赣湘接壤,三省通衢,素有“横五岭之门户,当百粤之冲津”之称,虽然群山成了天然屏障,但精明的古人却在这崇山峻岭中修了许多古道,达到沟通南北的作用。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自西向东,有西京古道通湖南,梅关古道、乌迳古道通江西,更别说延伸进城区的百顺古道、古市古道等,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就相当于古代的高速公路,骏马飞驰、商客不绝,承担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运输角色。

其中最赫赫有名的莫过于唐代宰相张九龄主持修凿的梅关古道,连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地居民,货物不必再绕广西北上。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有了高大的山岭作为天然屏障,又是南北必经之路,自两晋年代起,这里就成了躲避战乱的“桃花源”,特别是两宋时期的靖康之乱,宋高宗赵构亲自带领着北方士族和平民一路南迁,至南雄的珠玑古巷落脚。

珠玑古巷位于梅关的必经之路,北人翻大庾岭,过梅关,走到珠玑古巷正好一日脚程。于是,它正好成了北人南迁的最佳中转站和落脚点,以最大的包容度吸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后来这群人便以“客家人”的身份被纳入岭南文化的一部分。据《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76姓、166族从南雄珠玑巷迁往珠三角,堪称“广府人的发祥地”。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韶关市博物馆副馆长罗伟德表示:“韶关历史上有两次重大人口迁徙,一是两晋,二是宋代。在宋代元丰年间,韶关人口密度更达到全省第一,北人还给韶关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和中原文化,冶铁业和铸钱业在这一时期都位居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时期,韶关曾作为战时省会,吸纳了大批来自珠三角的难民,人口一下子增加至24万人。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无论是中原人南迁,还是粤人北迁,这些迁徙给韶关带来的不仅是人口上的增长,还有经济、文化、教育、手工艺上的长足发展,更造就了韶关以客家文化为主,中原文化、广府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多元底色。

这一点,从方言上就可见端倪。韶关人虽说以讲客家话为主,但粤语(广东话)、粤北土语、西南官话、湘语、少数民族语言依旧在不同地区流行。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韶关人的口味也大不相同,南部以“客家菜”为主,而靠近北部的南雄人因受湘赣地理和气候影响,无辣不欢,号称是“最能吃辣的广东人”。一道梅岭鹅王,足以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身处广东。

韶关的建筑文化也很不一般,既有像广府的骑楼(百年东街),又有客家的围屋,在乳源一带还有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瑶族民居。

所以说,韶关在文化内核上非常丰富,南北夹杂,既中原又岭南,既是山区又连着水路通往海洋。或许正如罗副馆长所言:“韶关,是一头拎着中原黄土文化,一头拎着南粤海洋文化,走向未来。”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看戏吃扣肉,山脚下的生活

韶关的历史实在太久远,又自古是南北的交通要道,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人们惯于聚在这片山脚下看采茶戏、吃梅菜扣肉、听听韶乐,过着不紧不慢的生活。

这份淡定和闲适,不是没有由来。

若要追溯源头,韶关早在距今12.9万年已经出现远古人类,没错,是12.9万年前,一种被命名为“马坝人”的早期智人,被认定为“目前华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早期定居于此或许是因为山水,后来,这片土地的人们有了信仰。

极少人知道的是,韶关是禅宗文化的发源地,这一点对比中国其他城市有了不可替代性。据《佛教百问》记载,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只有禅,没有禅宗,是六祖惠能在韶关弘法时开创了禅宗一说。

韶关的南华寺就很好地承载了六祖惠能的佛法思想,他于此弘法数十载,主张“顿悟成佛”,吟出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偈,如今南华寺依旧香火不绝,被奉为“南粤第一宝刹”。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身处南北要道,韶关也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不是唬人,韶关绝对算得上是广东省红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截至2020年,韶关发现的红色遗址竟达1245处。

邓小平、朱德都曾到达韶关指挥战役,撼动粤北的“双峰寨保卫战”,被时光凝固在韶关仁化。果然,韶关不论从外貌还是内心,都是妥妥的“红色”。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因有大山阻隔,韶关的民俗传统又保存得异常完好。粤北采茶戏、新丰舞纸马、南华诞庙会、乳源瑶族刺绣、仁化古法造纸、丹霞红豆工艺、石塘堆花米酒、南雄酿豆腐,每一样,都足以支撑起韶关人的精神世界。

夜宿丹霞的时候,就被丹霞的红豆吸引了目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丹霞的红豆长得浑圆饱满,每逢秋冬之际,当地人便深入丹霞山采摘红豆,赠与相思之人。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但最抚慰人心的,莫过于南北大不同的韶关菜。若将来还被嘲“广东人吃辣,人菜瘾还大”,你大可反驳一句:“你上粤北的南雄试试?”对方很可能会大惊失色。

韶关南部,还是以清淡的客家菜为主。

梅菜扣肉、香芋扣肉、客家咸鸡、酿豆腐,这些都已经刻在韶关客家人的DNA里,哪怕闭上眼睛都能做出垂涎欲滴之感。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但没想到,韶关人做粤菜也不赖,在韶关吃过最好吃的一道菜,居然是黑叉烧。这道叉烧黑里透红,肥瘦相间,被小火煨制得刚刚好,一口下去,余温尚存,肥的不腻,瘦的不柴,酱汁在口里回味无穷。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而一旦到了韶关北部,就得面对辣的“轰炸”。

韶关南雄,与江西接壤(一提这句就知道南雄辣不简单)。受地理和高寒气候影响,南雄人是真的能吃辣。梅岭鹅王,则是对一个广东人能否吃辣的最高检验标准,“鹅王”可不是随便喊的,得选用梅岭本地土鹅,用辣椒与鹅肉交缠,直到香气辣味直呛脑门,咀嚼几下,简直是粤菜酣畅刺激的巅峰。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若说梅岭鹅王是香辣,那么酸笋焖鸭则是又酸又辣。这道菜的灵魂在于南雄当地的酸笋,当厚切的酸笋遇上辣椒,在大火爆炒中渗透到十分有嚼劲的鸭肉中,这一切的相遇刚刚好,酸辣爽脆而不呛喉,完美。

南雄菜里唯一不辣的酿豆腐,被他们做成了非遗美食,但蘸上酱料,也能辣着吃;还有用水落菜、酸笋和五花肉做成的“南雄三宝”,材料被切得细碎无比,裹上辣椒,是下饭的好帮手。

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想飞就飞

唯一不辣的南雄菜,他们也得蘸着辣椒吃

 

群山依旧

韶关人仍然在这里

与采茶戏、月姐歌和饮食为谋

或许是千百年来曾身为南北要道的自觉

韶关人总以平和、包容、接纳的心态

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