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增6636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新闻

创新吉祥符号致敬首个非遗春节 祝福每个“卓”尔不凡、引以为“傲”的你 创新吉祥符号致敬首个非遗春节 祝福每个“卓”尔不凡...

2025年蛇年,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为了庆祝这一独特的春节,爱他美从传统节日之美中汲取灵感,...

  • 星光璀璨服务典范——记客服明星王春的先进事迹

    在繁忙而琐碎的客户服务工作中,总有一些人凭借他们的热情、专业和耐心,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王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公司客服部投诉处理调度室的班长,她以卓越的服务质量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客户...

  • Syensqo发布企业中文名称“世索科”

    2024年12月19日,Syensqo发布企业中文名称——“世索科”。谈及将企业中文名定为“世索科”的原因,Syensqo中国区总经理刘阳表示:“世世代代探索科学的世索科将坚守不断创新的探索者精神,做中国发展的长期建设者,做行业低...

  • 客户有需要,刚好我专业——记淄博联通智家工程师胡志强

    胡志强是淄博联通张店区科苑片区网络维护班班长,十几年如一日,练就了一身装维技艺,各种疑难工作似乎都难不倒他,在对待客户上,他更有一番心得。 他常说: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要想取得客户信任...

  • 联通好服务、用心为客户:服务基石——宋媛珊

    宋媛珊是淄博市高新区分公司华光路营业厅的一名营业员,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便一直坚守在营业窗口,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服务发展,用甜美的笑容和敬业之心温暖着每一位客户,为淄博联通树立了良好的窗口...

  • 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前进的里程-韩莹徽

    青春是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犹言在耳,也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青春、追求梦想。 韩莹徽,是淄博联通桓台县分公司营业厅...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增6636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发布时间:2022/04/15 财经 浏览:242

一季度,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情况。一季度,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一季度,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从信贷结构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3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3月末,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一季度,人民银行持续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存款利率监管,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改革潜力,带动一年期LPR和五年期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和5个基点,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今年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人民银行将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预计未来信贷投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阮健弘说。

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据初步统计,一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

“这主要是金融体系稳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加大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结果。”阮健弘表示,从结构上来看,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4258亿元,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增强。同时,企业直接融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4050亿元,股票融资2982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

阮健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人民银行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截至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支持小微经营主体5039万户,同比增长42.9%。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提供贷款展期或续贷的安排,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的比重。同时,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督促商业银行持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我们还将加强与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协调联动,推进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政银企融资对接,更好发挥担保增信和风险补偿作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和便利度。”邹澜说。

推动两项政策工具落地见效

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这些新挑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价格上,发挥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抓紧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据悉,为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人民银行目前正在按照精准滴灌、正向激励和市场化原则,创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

其中,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科技企业,总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人民银行按季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期限6个月及以上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人民银行将通过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性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5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标准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同档次LPR大致持平。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落实上述两项专项再贷款,尽快推动两项政策工具落地见效,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孙国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