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40条措施助力临港新片区实现新跨越

新闻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

财经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外需求涨4倍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40条措施助力临港新片区实现新跨越

发布时间:2021/08/19 财经 浏览:171

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介绍了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年以来制度创新总体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了市委、市政府最新制订的《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

新片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8月20日是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两周年。两年来,临港新片区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着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截至目前,《总体方案》分解出的任务90%已完成。国家、市、管委会累计出台各类政策190余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0多个,全面系统集成改革创新的成效逐步显现。

回顾过去的两年,临港新片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31亿元;预计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9亿元。2021年1—7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90亿元,两年累计增长136.8%,两年平均增长53.9%;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9亿元,两年累计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38.2%。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争取形成更多突破性、引领性改革创新成果。

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支持临港新片区在成立两周年的新起点上,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若干意见》共有40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区域管理效能。重点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事项系统集成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管理体制,将奉贤区四团镇整体纳入产城融合区,完善跨区域事务协调机制,试点开展用人制度改革,加大干部队伍交流力度。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所属国有企业探索以资本运营为内核的业务模式,探索建立符合国有企业特点的市场化薪酬机制。

二、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规模和质量。重点一是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完善重大产业项目配套支撑,发展全产业链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示范区,壮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化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二是集聚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与高端国际航运。打造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做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产业功能,提升全球航运枢纽能级。三是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发展。推动完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研究建设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四是建设国内外人才集聚高地。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优化国内人才引进机制。五是提升土地高质量利用水平。试点综合用地模式,创新存量用地再利用。

三、推进现代化新城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重点一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数字基础设施能级,加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二是适度超前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医疗卫生开放创新,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综合能源创新发展,加强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交通管理体制,优化交通网络和静态交通管理,推进集疏运系统建设。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若干意见》落地见效。将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任务作为全市改革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滚动出台支持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用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授权,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相关决定,加大法治保障力度,推动临港新片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改革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