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从谈估值到亮营收,AI企业厚积薄发
发布时间:2021/12/14 科技 浏览:248
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破2000亿元大关,全年保持25%以上增速已无悬念。
与此同时,各AI企业开始理直气壮亮出营收,如商汤科技今年上半年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百度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的小度人工智能,今年上半年营收超15亿元。
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同于三四年前。那时,各独角兽企业往往避谈营收,热衷聊融资、估值,引发有关“泡沫”“业绩亏损”的质疑,以及AI企业如何进入产业落地深水区的讨论。一家公司联合创始人自己都坦言:不带来真实价值的AI终将出局。
那么如今,上海人工智能为何敢谈营收?上海又靠什么给企业带来“真实价值”?
场景
“真实价值,就是公安部门想做‘一盔一带’,住建部门要监管小区电瓶车进电梯,国土资源部门想从卫星拍摄的视频中揪出悄悄变成鱼塘或营业场所的耕地……一个个诉求抛出来,并且恨不得我们第二天就拿出方案。”依图科技副总裁许焰说,他从未像今年这般,强烈感受到市区两级城运中心及各委办局对于数字治理的迫切。
这些,也是入局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腾讯、阿里、商汤等AI企业的共同感受。今年仅依图,就已在上海落地16个领域、50多个具体业务场景,覆盖上海一半以上的区。
务实,成为2021年伊始上海人工智能界的关键词——新年第三个工作日,上海市政府便与地平线集团签约,合作建设车载AI芯片全球研发总部和智能汽车中央计算平台全球总部;5月,市经信委、浦东和徐汇区政府又与来自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小冰公司签约,建设小冰全球商业运营总部和全球商业技术研发总部。小冰是全球范围内承载交互量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占全球交互总量60%以上。
这些全球级项目接连签约背后,透视着上海的价值红利——这座城市本身,为AI产业提供了最大的应用场景。
据介绍,上海于2018年底在全国率先启动了AI应用场景建设计划,采取揭榜挂帅和动态发布,引导社会各界开放场景,并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上海已进行三批场景开放,累计开放场景58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热点领域。今年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又如约发布五个重大应用场景,包括“数字治理,浦东引领”、临港数字孪生城、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数字伙伴计划和嘉定新城智慧出行等。
技术
场景牵引,成为上海发展AI产业的最大诚意,而硬核技术经数年基础性铺垫,也在今年实现集中爆发。
单单AI芯片,今年迄今上海已连发7块,每一块拿出来,在国内都是重磅级的存在。“上海芯”是有底气的。正如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SH主题展”上,由17块芯片组成的“芯片轴”,次第亮出上海芯片的“量产一代”“点亮一代”和“探索一代”,也秀出了上海芯片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功力。
算法成绩单同样不俗,无论基础还是应用算法,上海都有拿得出手的宝贝。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商汤及多所高校,刚刚发布了“书生”。这一新一代通用视觉技术体系,有望以一个模型完成上千种任务。联影智能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拿到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医疗AI三类证。冰洲石生物更收获来自海外的好消息,其AC0682试验用新药申请已获美国食药监局批准,这意味着,全球首个由AI研发的乳腺癌新药进入临床。
芯片和算法之外,上海产智能产品也在今年实现规模化应用。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明年初可投产,年产量将达1000万台套。扩博、擎朗智能机器人硬件产品,已远销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上海人工智能高地今年以来的种种优异表现,让业内得出一公认结论——如果说北方强算法,南方强智能硬件的话,上海则是“算法硬件皆长板,更有芯片特别强”。 下转◆5版
生态
尽管上海无愧于人工智能高地之名,一系列基于需求和痛点的顶层设计却已在提前谋划中。
据市经信委透露,上海首个人工智能领域五年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在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率先形成地方标准也已在上海计划之列。市经信委为此广泛征集医疗、交通、环保等十余委办局意见,并联合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人工智能产业在高速发展中必会出现大量空白,以地方标准作为先行先试的切入口,帮助企业有据可依,才有可能实现产业有序发展和更安全的敏捷治理。”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孙跃说。
对于算法和算力,上海有着清晰认知,比如“阿尔法折叠”算法,能精准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攻克了生物学半世纪的难题,这种关键算法模型,确实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所欠缺的。为加速弥合差距,今年8月,市经信委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科委共同制定了《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通过开源开放生态及流通交易等创新做法,争取在政务服务、自动驾驶、工业、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算法。这种专门围绕算法而出台的计划,在全国恐怕不多见。
算力同样是巨大挑战。未来城市单个摄像头就可能加载经营占道、交通拥堵、树木倒伏等十余种算法,对算力的要求由此乘数级别扩增。为此,上海多年前便开始未雨绸缪,商汤在临港布局的大型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数据中心预计年内投入试运营,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可支撑4个2000万级超大城市的数字治理。
更有韧性的产业体系,无疑将为上海创造新的可能。据最新消息,经历与全球多城PK、一路过关斩将,国际三大人工智能组织之一的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2024年会议举办权已落定上海。
在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技术愈发硬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生态与政策愈发完善。由此看来,AI企业从谈估值到谈营收,是厚积薄发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