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艺术展在沪开幕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舞台上,“今天不说话”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项目。自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杨烨炘发起以来,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不仅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上海艺术家...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郭成杰:长和港口未来主人翁不是美国公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最近,港口业务的变革再次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码头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与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有关,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的经营者究竟会是谁?根...
-
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开展“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
三月芳菲映初心,巾帼筑梦绽芳华。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于3月7日组织开展“文明有礼中建人”暨“赓续百年荣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活动,通过踏青赏春、健康科普、艺术创作等多...
-
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赴上海市潍坊新村街...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走进上海市潍坊新村街道“‘锋’光闪耀,情暖潍坊”志愿服务便民集市,开展“装饰装修公益咨...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专家学者共话绿色发展 中国经济学年会能源与环境经济论坛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2/06/21 财经 浏览:191
“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双重目标下的绿色发展”中国经济学年会能源与环境经济论坛(2022)6月18-19日在线召开。论坛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中国经济学年会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承办。
论坛获得《China & World Economy》《世界经济》《经济科学》《经济学报》《世界经济文汇》《会计与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的支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耶鲁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全国数十所高校300余位专家、学者在线参与。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是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势必酝酿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在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中国能源和环境经济学者们崭新的历史使命。
主旨报告环节,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分享了题为“煤电退出、碳市场建设以及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和启发”的演讲,着重探讨“双碳”背景下中国碳市场建设的进程、问题及前景。张中祥教授提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需要与电价机制改革相配合,建立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联动机制。在实现“碳达峰”过程中,要以生产端、使用端、政策端为着力点,发挥中央层面系统谋划总体部署的统领作用,制定能源、工业、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的实施方案和保障体系,从而使各地区达到因地施策、有序达峰的目标。
昆山杜克大学可持续投资研究项目主任、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副教授张俊杰分享了题为“碳市场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报告,对碳市场如何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机理进行详细介绍。同时,他基于碳市场的效率以及排放交易系统与企业竞争力的因果关系两个重要问题,从中国碳市场的金融属性、企业排放与竞争力、低碳创新和碳泄漏等角度介绍其团队近期的系列研究成果。
圆桌三人谈环节,张中祥、张俊杰和陈钊三位专家围绕“能源与环境:理论与中国实践”进行对话讨论。张中祥教授基于当前国际背景对全球低碳转型、能源安全等问题阐发观点,张俊杰教授主要探讨如何加强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对现实政策的影响。陈钊教授则从政策的实用性角度出发,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需要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规制的平衡点。
论文汇报环节,入选学者分别在“英文论文专场”“环境经济专场”“能源经济专场”等分论坛进行交流。本次论坛收到105篇投稿论文,通过专家多轮评审,共有19篇高质量论文入选,主要涉及环境规制、企业减排、绿色金融、能源安全等能源环境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