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全新创新范式 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在沪兴起

新闻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 百种玩法 一梦千年 濮院时尚古镇秋季活动即将开启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上线全链路电子信息系统,为全国门店提供数字化分析与智慧运营支持。 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采购、仓储、...

财经

警惕中介退息陷阱!平安银行95511助你合法协商

信用卡在带来消费便利的同时,逾期问题也成了不少持卡人的“心头大患”。高额罚息、信用受损的双重压力下...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全新创新范式 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在沪兴起

发布时间:2022/06/20 财经 浏览:343

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在沪兴起

催生更优质政策制度供给,新增认定标准,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近期,从上海张江高科园区传来好消息,截至目前,开业3年的强生中国旗下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新孵化器(JLABS@上海)已吸引70家初创企业先后入驻,迄今,它们共获得超过30亿美元融资或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包括一次IPO、两次收购和43次交易。70家企业涵盖肿瘤学、神经科学、基因治疗、外科手术、护肤、视力和女性健康等领域。来自中国内地的初创企业最多,达33家。

开放式创新是相对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而言的一个新的创新范式,由哈佛大学的切萨布鲁夫教授于2003年提出。该理论强调“有目的地让知识流入和流出以加快企业内部创新”,并重点指出外部知识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过程的重要性。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上海有一流人才、一流营商环境,与政府、行业伙伴、学术机构以及本土商业合作伙伴等各方共同打造‘开放式创新’的生态体系,将成为强生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说。

上海是中国内地外资研发中心最聚集的城市。6月15日,市政府举行第35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为新认定的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颁发证书,截至5月底,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达到512家。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正从最初自成一体的“孤岛式”创新,转变为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心态和形态与本土创新合作。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除强生外,西门子、罗氏、微软、IBM、美敦力等跨国公司也纷纷在沪设立了创新中心或加速器。

微软加速器·上海是微软全球第八个加速器,于2017年1月成立。它每年在大中华区进行两期海选,入选的创业公司将入驻国际化办公空间完成4—6个月的成长加速,并得到导师团的扶植与指导,每个入选团队还将得到价值上百万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资源。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巨头美敦力与上海临港集团在临港浦江高科技园内共同建设孵化器美敦力创新加速器(MLab)。2021年,投资逾2亿元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在浦东张江启动。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前夕,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兴起,催生上海出台更优质的政策制度供给。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施行,在原有“外资研发中心”的认定标准上,增加了“全球研发中心”和“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两个“升级版”。如能达到认定条件,就能享受到相应的跨境研发通关、跨境金融服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出入境和停居留、培训补贴与住房保障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措施。

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认为,新增“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认定标准,能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带动境内外中小企业和团队创新创业。据悉,“十四五”时期,上海已把“鼓励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外资研发中心更深嵌入上海“五型经济”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去的一项重要举措,后续相关举措还会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