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一图看懂《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
-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卡领域的代表性盛会,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品牌与收藏爱好者 ,共同见证收藏卡文化的蓬勃发展...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有为政府联袂有效市场 促进信息通信产业低碳化
发布时间:2022/03/15 财经 浏览:292
当前,新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处一个时代背景。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向新兴产业,以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一方面,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传统意义上的低能耗服务业或将成为新的能耗“大户”,特别是信息通信(ICT)产业的能源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ICT产业成为我国亟须实施节能减排的新领域。
ICT产业需兼顾数字赋能与减碳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对ICT产业来说,既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优势,又要达到本产业自身减碳目标,实现发展范式革命性转型。
第一,数字化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相互耦合、互相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将促进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升级改造,实现生产效率与能效的双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术进步本身带来的能效提升,5G技术的单位数据传输能耗更低,有助于降低智能手机、物联网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电池消耗,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可以促进数据中心节能,避免大量能源消耗;二是带动产业链结构的优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和上下游体系的改造,使各产业垂直领域的连接更加紧密、反应更加智能、整体更加高效,从而大幅减少物耗和能耗。
第二,ICT产业在减碳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信息技术已为减碳做出贡献,但ICT产业本身也产生了一定碳排放。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显示,2020年ICT产业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3.6%。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数字化进程按下“快进键”,数字技术向其他领域的融合扩散将更加迅猛,未来十年ICT产业的能耗与碳排放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研究显示,ICT产业的能源消耗范畴主要包括数据中心、信息通信网络、终端设备三个方面。2019年,数据中心能源需求占全球能源需求的近1%。据估算,生产终端设备的碳成本几乎超过使用这些设备的碳成本,因此延长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根据华为瑞典研究院测算,2020年全球ICT 产业的能耗约2万亿千瓦时,预计到2030年最高将增长61%达到约3.2万亿千瓦时。因此,为了使数字技术对我国各行业的减排效应发挥到最大,ICT产业自身的耗能和碳排放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实现ICT产业低碳化要两手发力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方面已出台相关政策并具备一定基础,但在ICT产业碳减排方面还缺乏系统性政策,在数字技术赋能碳减排领域还缺乏研发专项和示范工程支持。
对于企业而言,绿色环保理念尚未充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减排成本越来越高,意味着企业很难主动参与到实现碳中和的行动中来。具体而言:一是大多数机构基本没有意识到ICT对环境的影响,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和行动。二是大多数ICT企业能耗数据获取存在困难,无法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来确定其高能耗点。三是大多数ICT企业只有信息技术方面人才,缺乏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等低碳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碳减排、碳替代相关知识。
要实现ICT产业低碳化发展,必须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统筹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形成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探索设立数字技术支撑碳减排的研发专项和示范工程。尽快出台ICT技术赋能和ICT产业减排的总体规划,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应用可再生能源规模。在具体任务层面,探索设立数字技术赋能碳减排研发专项和示范工程。数字技术研发专项主要围绕促进数字技术融合、支撑低碳发展体系建设方向,包括供能模式分析、碳排放核算、能耗预测等模型的建立。整合资源力量,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数字技术赋能碳减排综合试点示范工程,形成可推广的“数字赋能碳减排”经验,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第二,在企业层面,构建节能降耗绿色网络,实施ICT产业全链条产品碳足迹管理。ICT企业涵盖数据中心建设与海量数据处理、网络铺设、终端设备产品销售与回收等业务,需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共同体的协同作用。比如,在产业上游的生产制造环节,依托“5G+工业互联网”、AI等多种技术,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节能减排。提高服务器的能源效率,优化冷却系统节能,推进LEED绿色建筑评级认证,深化物料循环利用。
第三,推动国际合作,鼓励ICT企业、研发机构等与国际同行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共识与契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技术合作,借鉴其节能减排相关技术与治理方面经验,加速我国ICT产业的低碳转型发展。另一方面,要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合作框架,带动ICT赋能技术产品、标准走出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