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
变形金刚传世之战-2023传世盛典,共同见证年度获胜...
兼具摩登气质与文化底蕴的上海,总有一股吸引年轻人前赴后继去游访的魔力。2023年5月7日,在上海外滩源的“不止空间”(原新天安堂),由孩之宝旗下品牌变形金刚(Transformers)主办的“变形金刚·传世之...
财经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三个百分比背后的金融软实力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采用上海推出的金融标准
发布时间:2022/03/01 财经 浏览:91
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就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汇集金融资源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无疑是中国金融标准最佳的研究所和试验场。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和主动权。交易清算、跨境支付、金融产品定价……上海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标准,已经走向国际,正在全球范围内吸引越来越多人用脚投票。从几个简单的百分比中,即可窥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一领域不断提升的软实力。
95%背后的国际认可
美国、英国、日本……目前,遍布全球的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几乎都在采用一套出自上海的金融行业标准——上海清算标准。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指的是介入金融机构场外交易,作为买方的卖方、卖方的买方并担保履约的第三方平台。这些国际机构的业务规模加起来超过500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95%以上。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当中,信息透明是控制风险的关键。国际金融监管组织曾发布监管指引,要求全球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对业务运行、风险管理等关键量化信息予以公开披露。
但这一要求过于宽泛,很多机构操作起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结果披露出来的内容和模板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
打造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成了各家机构的共识。此时,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刚刚落户上海,在执委会成员上海清算所的推动下,第一个清算行业的国际标准迅速出炉。
上海清算标准将47项监管要求细化和扩展为205项具体数据,改变了此前全球披露形式不统一、信息不透明、数据质量不可靠的复杂情况。
效果显而易见。过去,这些披露数据连数字格式都不一样,美国用美国的,欧洲用欧洲的,这给国际监管组织抓取、统计和分析数据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如今,上海清算标准“一统江湖”,国际统计报告、全球衍生品市场研究,都可以开始更加方便地调用各地清算机构的披露数据,市场风险管理状况得以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更是根据上海清算标准,制定了风险监测数据指标,并纳入欧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测体系。
这样的国际标准诞生在上海,绝不是偶然。上海深厚的金融底蕴和优秀的金融环境,吸引了CCP12的落户,这无疑是标准推出的基础。上海清算所等沪上专业机构,在标准制定中的深度参与和主动作为,更是标准得以快速落地的助推器。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谢众认为,标准带给上海和中国的,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影响力。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金融标准制定中,体现了中国金融的声音和诉求。CCP12在标准的酝酿和完善期间,曾多次与中国人民银行沟通,积极听取中国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和意见建议。可以预见,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将继续扩大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的途径和深度。
尽管由于疫情影响,CCP12已经两年没有召开线下会议,但围绕各国使用情况,上海清算标准仍在不断升级。2021年,对披露指标、披露频率等内容优化完善后的上海清算标准“2.0版”已经出炉。不仅如此,包括违约处置拍卖术语标准等一些全新的行业标准,也在火热酝酿当中。
99.99%背后的中国需求
不久前,国内精炼企业滇金国际工贸有限公司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购入了一批价值近8000万元的12.5公斤金锭。这些金锭运至滇金工贸进行保税加工,提纯改铸成“上海金”标准的1公斤金锭后,再出口到东南亚市场。
这是一次国内外黄金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更是中国黄金市场实物标准、价格标准对“一带一路”沿线黄金市场的覆盖。
一直以来,国际黄金市场流行含金量99.5%标准的12.5公斤(400盎司)金锭。但中国消费者和投资者对黄金质量的要求更高,于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适时推出了“上海金”金锭标准,创造性地增加了1公斤、3公斤等金锭规格。其中含金量99.99%的1公斤金锭,纯度标准更高,满足了中国市场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也成了全球黄金市场普遍接受的权威质量标准。
质量有了标准,价格也需要标准。黄金价格,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晴雨表之一,黄金定价权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前,国际黄金期货定价中心在纽约,现货定价中心在伦敦。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和消费国,但国内供需对国际金价的影响较弱。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配合实物标准,“上海金”集中定价机制也同时问世。以此为核心,中国自己的黄金市场价格标准体系,开始逐渐成熟。
作为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上海金”吸引了国内外主要产用金企业、银行参与报价,避免了外汇风险,完善了中国黄金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随着国际参与者的持续增多,在上海形成的黄金基准价格愈发被全球关注,中国黄金市场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不断增强。
“上海金”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已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等欧美主流市场机构在价格授权、标准互认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合作,并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推动共建全球统一的公斤条标准,既能满足全球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能代表中国的特色。
75%背后的厚积薄发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去年12月的2.70%升至3.20%,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也位列全球第四位,紧随美元、欧元和英镑之后。
这一纪录并不令人意外。实际上,在这一国际支付结算系统之外,中国自己打造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量增长更为迅猛:
2021年,CIPS交易笔数达330多万笔,比2020年增长50%以上,交易金额约80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超75%。
75%的增长,得益于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得益于中国金融标准的厚积薄发。
伴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跨境清算公司多年来通过打造CIPS一期、二期,建立起涵盖基础数据、信息交换、关键技术等领域的跨境支付清算标准体系。从上海出发,经过多年的推广积累,CIPS标准与人民币一起,走向了世界各地。
以技术标准为例,跨境清算公司在近期推出的CIPS标准收发器,作为CIPS业务和技术标准的物理载体,受到了众多银行和企业的认可。
由于跨境支付涉及节点多,以往CIPS系统各参与方之间存在支付指令标准不统一、人工处理环节多等痛点,影响了人民币跨境支付整体效率。想要跨境支付,两个账户的连接可能会绕地球一大圈才能完成。
现在通过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可在客户端一键发送跨境收付款业务,CIPS系统所覆盖的机构成员之间,基本可以实现实时汇款,大大提升了跨境支付效率,便利了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结算。
全球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始驶向这条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目前,CIPS系统已有参与者1259家,覆盖103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业务覆盖178个国家的超过3600家法人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境外参与者比重正在迅速上升,达到649家,在系统中占比已达到52%。
与CIPS一样,离岸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上海还在酝酿更多的金融标准走向国际。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显然将在金融标准国际化的道路上,带头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