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1年上海营业性演出日均105场

新闻

故宫文具悦读季,跨越千里“书”送爱心 故宫文具悦读季,跨越千里“书”送爱心

2023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创意旗下“故宫文具”发起“相赠好书 悦读同行”爱心捐书活动,联动15家书店及社会各...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外需求涨4倍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2021年上海营业性演出日均105场

发布时间:2022/01/24 财经 浏览:90

日前,2021年上海全市演出数据发布。2021年,上海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8366场,日均演出105场,比2020年30772场增加24.7%,场次数量基本与2019年的38960场持平。其中,专业剧场演出8894场,同比增加25.6%;演艺新空间演出15787场,同比增加70%;其他演出如歌舞娱乐场所和旅游景区的演出等13685场。

业界人士表示,上海演出业克服疫情影响,场次增长主要原因有全市继续推进落实演艺新空间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授牌新空间数量已达100家;相比2020年,2021年更多行业主体复工复产,运营环境进一步向好。

演艺新空间:授牌100家

2021年,100家授牌演艺新空间成为上海演出市场强有力的催化剂。受到全国同行注目的亚洲大厦,将商务楼宇转型为演艺综合体,成为小型音乐剧、脱口秀、现代舞等新潮演出的网红打卡地。

连续两年国庆,上生·新所引入戏剧展演,“首届悬疑戏剧展演周”5部风格各异的悬疑戏剧在不同的空间连演25场,从盛旦新声戏剧文化艺术节到首届咖啡戏剧节,戏剧艺术融入百年历史的人文生活圈。

今年,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将进一步对露台空间进行主题性打造,每月“一期一会”。已挂牌“上海市演艺新空间”的小剧场则携手上药信谊,致力于内容孵化与原创力量培育。

国有院团:“多变”迎挑战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透露,2021年上交演出首次突破200场,创历史新高。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上交正常举办音乐季,尽可能多地将演出、主题音乐党课、艺术普及讲座等送入校园、社区和企业。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坚持收入来源多样化,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多从容生长的可能性,2021年总收入1.5亿元,其中演出收入6527万元,创建院以来新高。

以“多变”应战市场的挑战。上海昆剧团形成从大剧院、小剧场到演艺新空间的阶梯演出体系。上海昆剧团2021年全年268场演出中,专业剧场商演场次创新高,相比2019年增长94%,全年演出收入1192.9万元,创历史纪录。

驻场演出助力全年演出场次增加。上海歌舞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驻场演出《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民族乐团连续23天在上海音乐厅驻场演出《海上生民乐》。上海越剧院以宛平剧院驻场演出《红楼梦》为契机,构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阵地。全年线下演出214场、线上演出37场。

民营院团:涌现“领跑者”

“民营院团始终把增加演出作为立身之本。”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介绍,2021年,上海91家主要民营院团演出场次9895场,总收入2.56亿元,其中演出收入约2.3亿元。

文慧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年演出场次超过300场,团长和主要演员几乎每天都坚持在演出第一线,在服务基层观众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讲述上海故事的现实题材佳作。新东苑沪剧团不仅成功挖掘本土红色文化题材,创演大型沪剧《飞越七号桥》,还以全新的思路将演出带到黄浦江游船上。

上海已涌现出一批有社会影响力、能起到骨干和“领跑”作用的民营院团,如徐俊戏剧艺术中心、缪时客、致敬文化等。“外来户”也在上海找到全新跑道。2013年落户上海的“开心麻花”通过多元化模式运营,2021年收入达到1.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