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上海每两件发明专利就有一件“高价值”

新闻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即交付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

3月28日,中国首个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暨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仪式在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举行。...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创产业为什么强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

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凸显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上海每两件发明专利就有一件“高价值”

发布时间:2021/12/31 财经 浏览:85

据市知识产权局昨天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9月,上海高价值发明专利量达8.26万件,同比增长17.5%,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49.74%,这一比值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首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3.2件,同比增加5.0件,位居全国前列。

这是今年初上海公布“十四五”规划纲要,用“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取代“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后,首次公布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数据。

发明专利“优中选优”定义“高价值”

按照我国的专利法,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最高。发明专利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高价值”专利相当于以“优中选优”的方式,将发明专利中那些技术含量更高、创新性更强、更被市场认可的专利挑选出来。据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促进处处长孔元中介绍,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即可视作“高价值”,分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在如此严苛的“标尺”下,8.26万件这个数字显得十分难得。孔元中说,这相当于上海每两件发明专利中,就有一件是“高价值”发明专利。

PCT国际专利申请,是“高价值”发明专利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年1-11月,上海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4141件,同比增长35.19%。PCT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推动上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科技集群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8位。

继续“挤泡沫”,申请专利不再“拿补贴”

国家知识产权局明确,到2025年全面取消专利授权资助,在此之前,上海将率先逐步调低资助比例,以便让这一政策平稳落地。据悉,《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停止实施,同时将暂停受理专利资助申请。这意味着除PCT国际专利授权外,专利申请将不再能获得“补贴”。此前,上海已于2007、2012、2018年三次修订《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重点改善专利申请“量大不优”、专利运用能力较低、国内专利资助范围广而对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市知识产权局表示,目前仍保留的PCT国际专利授权资助,其扶持金额也将进一步缩小,直至完全取消。

孔元中表示,取消授权资助,会进一步去除“专利泡沫”,让知识产权回归本质,但对真正有创新意愿和实力的企业来说,并不会产生影响。事实上,尽管申请专利不再“有钱拿”,但上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连续15年保持增长。这说明,只要专利有“钱”景,企业或个人愿意“掏腰包”。

知识产权支出将转向运用与保护

资助申请的钱少了,但上海在专利方面的财政支出依然在增长,更多资金被用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比如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资助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购买专利分析报告、促进专利技术转化等。

老字号、驰名企业、著名商标更容易被侵权假冒。截至目前,市知识产权局共发布十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将782件重点商标纳入名录,它们将受到知识产权部门的精准保护。为此,上海已相继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铁拳”“网剑”行动,对侵犯“老凤祥”“立邦”等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进行专项打击,对涉及重点商标的侵权案件予以重点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