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程正式启动首单元吊装,标志着这座未来张江新名片正式进入外立面形象展示与绿色性能攻坚的全新阶段,为项目实...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沪预算报告提交人大: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出现较大降幅,党政机关要过紧日子
发布时间:2022/08/28 财经 浏览:243
在今天(8月25日)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曹吉珍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上海市2021年市级决算及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汇报了2021年市级“三公”经费的支出决算情况。2021年,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3.3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4.05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01亿元,减少1.9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94亿元,减少1.36亿元;公务接待费0.4亿元,减少0.73亿元。
报告指出,2021年,预算执行平稳有序,全市和市级决算情况总体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预算账本收入情况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1.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5.2%,比2020年(下同)增长10.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30.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6%,增长4.1%。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1%,增长7.1%;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3.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2%,增长3.3%。
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69亿元,为预算的125.5%,增长18.7%;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68.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3%,下降3.5%。其中: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0亿元,为预算的143.2%,增长4.4%;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15.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1%,下降10.1%。
2021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5.1亿元,为预算的164.1%,增长5%;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8.3亿元,完成预算的91.9%,下降36.4%。其中: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0.5亿元,为预算的186.4%,增长4.1%;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9.9亿元,完成预算的95.2%,下降47%。
2021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500.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5.2%,增长54.6%;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623.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4%,增长7.5%。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730.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313.5亿元。
报告还汇报了本市地方政府债务情况。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核定本市政府债务限额为10603.1亿元。截至2021年底,本市政府债务余额为7356.8亿元,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2021年,本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11.1亿元,包括新增一般债券24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625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旧区改造等项目;再融资债券344.1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
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报告指出,2021年,本市各级财政部门持续深化财税改革攻坚,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提高支出预算和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改革开放重大任务落地落实。比如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三大任务”“三大平台”建设。安排落实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等130.2亿元,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持续推进“两个15%”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新片区有效落地。
二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比如支出76.2亿元,支持在沪国家实验室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户上海,试点基础研究领域项目经费包干制。安排落实专项资金75.5亿元,聚焦支持“五型经济”发展。支出97.9亿元,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快发展,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市新增减税降费总额超过700亿元,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减轻负担等。
三是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比如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市统筹安排落实106.8亿元,其中,市级支出52.5亿元,重点用于保障疫苗接种、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人员补助、发热门诊改造、诊疗设备和防控物资购置、进口冷链物流防疫、基地航空公司航班防疫消毒等,推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支出65亿元,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等。
四是促进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支出31.3亿元,围绕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重点支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支出137.7亿元,支持“一江一河”城市治理,推进河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支持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
五是加快推进财政改革和管理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10%,切实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民生和基层运转等重点领域支出。聚焦重大产业政策落实、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市级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开展绩效评价,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通过与预算安排挂钩、优化政策内容、督促改进管理等方式,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使用效率。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常态化监控管理。制定本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实施指导性目录与禁止性事项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2.9%
报告还对2022年上半年本市政府预算执行、财政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作了简要汇报。从收入情况看,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94.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9.8%,为预算的46.1%。本市财政收入同比出现较大降幅,主要原因有:
一是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中重点举措,上半年本市留抵退税规模达789.3亿元,相应减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6亿元,积极为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纾困解难、助力经济恢复重振的同时,对财政收入也产生了短期政策性减收影响。
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疫情严重冲击下,本市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受限,导致财政收入明显减收。从支出情况看,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2.7亿元,增长0.6%,完成调整预算的41.4%。今年以来,为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总量和结构并重,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保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基本民生等重点支出。
下一步,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二是支持经济企稳发展。三是全面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四是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五是支持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六是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