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1年上海营业性演出日均105场

新闻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

    2025年3月18日,“菁活植物活性水新品发布会”在第一食品南京东路店四楼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以“菁萃天然 活力新生”为主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关键词,邀请各界专家、企业代表等50余位嘉宾,共...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2021年上海营业性演出日均105场

发布时间:2022/01/24 财经 浏览:250

日前,2021年上海全市演出数据发布。2021年,上海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8366场,日均演出105场,比2020年30772场增加24.7%,场次数量基本与2019年的38960场持平。其中,专业剧场演出8894场,同比增加25.6%;演艺新空间演出15787场,同比增加70%;其他演出如歌舞娱乐场所和旅游景区的演出等13685场。

业界人士表示,上海演出业克服疫情影响,场次增长主要原因有全市继续推进落实演艺新空间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授牌新空间数量已达100家;相比2020年,2021年更多行业主体复工复产,运营环境进一步向好。

演艺新空间:授牌100家

2021年,100家授牌演艺新空间成为上海演出市场强有力的催化剂。受到全国同行注目的亚洲大厦,将商务楼宇转型为演艺综合体,成为小型音乐剧、脱口秀、现代舞等新潮演出的网红打卡地。

连续两年国庆,上生·新所引入戏剧展演,“首届悬疑戏剧展演周”5部风格各异的悬疑戏剧在不同的空间连演25场,从盛旦新声戏剧文化艺术节到首届咖啡戏剧节,戏剧艺术融入百年历史的人文生活圈。

今年,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将进一步对露台空间进行主题性打造,每月“一期一会”。已挂牌“上海市演艺新空间”的小剧场则携手上药信谊,致力于内容孵化与原创力量培育。

国有院团:“多变”迎挑战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透露,2021年上交演出首次突破200场,创历史新高。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上交正常举办音乐季,尽可能多地将演出、主题音乐党课、艺术普及讲座等送入校园、社区和企业。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坚持收入来源多样化,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多从容生长的可能性,2021年总收入1.5亿元,其中演出收入6527万元,创建院以来新高。

以“多变”应战市场的挑战。上海昆剧团形成从大剧院、小剧场到演艺新空间的阶梯演出体系。上海昆剧团2021年全年268场演出中,专业剧场商演场次创新高,相比2019年增长94%,全年演出收入1192.9万元,创历史纪录。

驻场演出助力全年演出场次增加。上海歌舞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驻场演出《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民族乐团连续23天在上海音乐厅驻场演出《海上生民乐》。上海越剧院以宛平剧院驻场演出《红楼梦》为契机,构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阵地。全年线下演出214场、线上演出37场。

民营院团:涌现“领跑者”

“民营院团始终把增加演出作为立身之本。”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介绍,2021年,上海91家主要民营院团演出场次9895场,总收入2.56亿元,其中演出收入约2.3亿元。

文慧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年演出场次超过300场,团长和主要演员几乎每天都坚持在演出第一线,在服务基层观众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讲述上海故事的现实题材佳作。新东苑沪剧团不仅成功挖掘本土红色文化题材,创演大型沪剧《飞越七号桥》,还以全新的思路将演出带到黄浦江游船上。

上海已涌现出一批有社会影响力、能起到骨干和“领跑”作用的民营院团,如徐俊戏剧艺术中心、缪时客、致敬文化等。“外来户”也在上海找到全新跑道。2013年落户上海的“开心麻花”通过多元化模式运营,2021年收入达到1.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