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首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小昆山论坛举办

新闻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 百种玩法 一梦千年 濮院时尚古镇秋季活动即将开启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上线全链路电子信息系统,为全国门店提供数字化分析与智慧运营支持。 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采购、仓储、...

财经

警惕中介退息陷阱!平安银行95511助你合法协商

信用卡在带来消费便利的同时,逾期问题也成了不少持卡人的“心头大患”。高额罚息、信用受损的双重压力下...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首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小昆山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21 科技 浏览:636

聚焦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吸引名校企业共话发展

人工智能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聚焦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由小昆山镇人民政府主办,同济大学松江机器人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小昆山论坛于12月16日举办,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的代表们深入交流,共话发展。

“手术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已成为全球科技前沿、产业热点。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8.53亿元增至2020年的29.35亿元。”论坛上,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的5位行业专家,分别围绕手术机器人、自动驾驶、共融智能假肢、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小昆山镇近年来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论坛上介绍,小昆山镇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集聚了库卡机器人、震界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先惠自动化、思客琦自动化等14家代表企业,业务布局包括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专用设备等方面。

同济大学松江机器人研究中心是促进小昆山镇和松江区人工智能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据介绍,中心成立于2020年,落户小昆山镇,旨在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的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围绕工业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等研究方向,中心目前已完成包括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平台规划和部分建设工作。平台建设完成后,将具备先进的计算、测试、分析、实验等能力。人才建设方面,目前,已吸引同济大学教授、研究员、研究生等近50人共同参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与当地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