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曾登厦门热搜第一,艺术家杨烨炘《走向倒计时》上...
艺术家杨烨炘 每个人一生下来,便开始了无形的倒计时。地球也在走向倒计时,我们面临着环境的恶化和冲突的加剧,仿佛在告诫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鞋底作为人类痕迹的象征,将脚步与历史的步伐紧密相连。艺术...
-
国采政策与光学创新双重加持,全程视力可望可及
无论是与亲朋好友寄情山水乐享夕阳红,还是延迟退休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健康视力都是重要支撑。然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常见的白内障、老花眼等眼疾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 手术是治疗白...
-
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以“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2024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 11400
-
杨烨炘新作《人类的文明能走多远?》亮相意大利
“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要么艺术只与艺术对话,要么艺术介入社会,杨烨炘选择了后者作为唯一的救赎形式,以恢复人类和人性本身的价值”。艺术家杨烨炘(Forest Young)罗马个展近期开幕,意大利策展人Alessa...
-
歌声激荡,青春飞扬丨爱玛闪耀地带·校园新声计划即...
作为一所身负艺术底蕴的传统高等学府,同济大学的校园里,从来不缺乏流淌的音符。10月26-27日,一场以青春为谱,以激情为符的音乐盛典即将在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中唱响,第二届爱玛闪耀地带·校园新声计划校园歌手大...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引育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12 科技 浏览:202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这个根基。基础研究既能探索自然奥秘、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也能成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根深才能叶茂,基础认知不清晰,原理机制不清楚,就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
2018年起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通过开展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形成若干引领国际前沿科学发展的研究团队和学术高地。
珠峰计划实施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从总体上看,过去一段时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是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与优化。
三大瓶颈问题有待突破
目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一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组织力度不够。高校的基础研究早期以自由探索式、兴趣导向、纯学理性的研究为主。虽然兴趣驱动下的自由探索确实能够带来基础研究领域的某些突破,但是当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或支撑探索的大科学问题却是需要有组织地开展。比如深空、深地、深海等极端条件下的物质研究,无一例外都需要有组织的大科学项目为依托。
另一方面,现代科研探索越来越强调学科交叉,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也不能完全依靠自由结合,需要有组织地进行。但是当下科研资源分散、协调协作困难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学科交叉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有组织的科研模式尚需探索。高校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于确保有组织的大科学研究顺利开展的导向性制度与保障措施尚需加强。
二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探索需要有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
过去几年,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对于基础科学研究都在加强重视和投入,包括前文所谈及的珠峰计划,以及对高校的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等措施都对基础科研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高校获得的科研投入在快速增长,但来源多为竞争性经费,国家五大科技计划项目中,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包括部分基础研究内容外,面向基础研究、明确支持前沿领域自由探索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年中央本级财政对基础研究支出增长达15.3%,主要用于加大自然科学基金与中科院基础研究的投入,但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投入增长较少,比如教育部对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的投入不增反降。
三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仍需加快提升。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但是,基础研究人员占比仅有8.2%。最优秀青年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的氛围以及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尚待加强。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要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要做到“有”“稳”和“兴”。
所谓“有”,即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应从纯自由探索的模式更多地转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国家战略需求,要将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线。
同时,当前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高校应综合利用政策、资源和评价等方式,整合力量,协同各类主体,打开学科边界,深化学科间跨界交叉,产出重大、前沿科学突破。
至于“稳”,即对于高水平研究大学基础研究投入要稳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这是让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能够真正坐得住、沉得下、稳得住的基础。
在保持“双一流”学科建设投入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珠峰计划方案,加强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支持,引导前沿科学中心汇聚人才,发起、凝练大科学计划,聚焦“0到1”的原创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探索,建成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
地方政府对于高水平大学的支持也应保持稳定,并充分给予学校自主权,放手让学校及时发现和支持有潜力、有进展的人才和项目,形成更有效、更科学和更具规模的布局。
三是要“兴”,加快基础研究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兴,科技兴。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引育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的引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