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短短五年间 陆品燕教授将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打造成学术界耀眼的“新星”
发布时间:2021/09/07 科技 浏览:97
“赤子之心是干净而纯粹的,是善良而温暖的,是无所畏惧的,是积极向上的。”这是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教授陆品燕说的一段话。他是上海财经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简称“ITCS”)主任。在他的带领下,ITCS已经在国内乃至在世界学术界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扎根中国办大学
“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是我从读博士以来一直的梦想。”谈及成立ITCS的初衷,陆品燕说,“一次偶然的接触,上财带有务实精神的理想主义打动了我。”
正是出于这一初心,几年前,陆品燕放弃优渥待遇,辞去任职七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理论组主管研究员职务,全职加入上海财经大学,领衔组建成立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2016年6月18日,上海财经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人才培养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重视高水平研究人才引进的同时,ITCS也十分注重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平衡问题。陆品燕说,“我们希望把这里建成所有华人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共同的家园。”ITCS现有的六名全职教职人员均是来自国内外名校的博士或博士后,海内外人才各占50%。
目前,该团队已成为国际理论计算机领域中学术非常活跃的团体,所在研究中心在全球院校计算机科学实力排名项目CSRankings中的算法与复杂性以及计算经济学两个方向上近三年位列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国杰院士曾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刊《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上专门撰文点赞:“一所财经大学两年内就冒出一个世界知名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搭起开放平台
“ITCS不是一个封闭的小团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陆品燕教授在ITCS成立两周年之时这样写道。
开放、有活力,是ITCS的一大特色。这里的学生不仅仅局限和一个老师合作,而是可以和各个老师交流、学习、合作。“在和不同风格老师的学习、互动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不是成为老师的影子或跟班。”唐志皓曾经是一名香港大学的学生,在ITCS实习了8个月后,被这里“开放”的学术氛围所深深吸引。“在这里,可以参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讨论,不局限于中心老师,甚至可以和访问学者交流。”而现在,唐志皓作为ITCS的副教授,每周都与一名以色列学者进行着交流,并指导着一名北大图灵班的学生。
陆品燕在本科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算法课程中,陆品燕针对上财的学生突出了基础算法设计和算法在财经领域的应用,增强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针对来自上海交大的学生,陆品燕侧重加强算法前沿问题的讲授,增强其基础研究的学术能力。2010级本科生刘景铖、林承宇两名同学在上完陆品燕的算法课后,对近似算法问题很感兴趣,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始科研实践,一起完成的论文《A Simple FPTAS for Counting Edge Covers》发表在2014年计算机科学算法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CM-SIAM Symposium on Discrete Algorithms(SODA)上。这不仅是国内第一篇本科生的SODA论文,在国际范围内也只有极少的本科生能有这样的成果。
耐得住冷板凳
对于学术研究,陆品燕始终坚守着那份执着。
有一次,为了一道题目的证明,陆品燕和他的朋友们一直坚持了7年的时间,终于发现,原先一直认为是正确的猜测,其实本身是错误的。
在ITCS的发展过程中,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平衡关系,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太偏理论,完全无视应用,很可能走得越来越偏、越来越窄,最后变得没有活力、没有源泉;如果太偏应用,则可能完全丢掉理论及数学这个灵魂,没有自己的根基与特色,不断追逐应用中一轮又一轮的所谓热点,最后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留下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陆品燕说。
陆品燕在学术上的追求是执着的,但他对生活的要求却又不那么讲究。甚至去领奖时,他的领带还是向别人借的。“赤子之心是干净而纯粹的,与财富无关,与名利无关。”陆品燕说,学生们需要去攻读喜欢的专业,去阅读喜欢的书籍,不要过早地考虑学什么专业、考什么证书容易找工作,什么工作容易赚钱。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