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
百种玩法 一梦千年 濮院时尚古镇秋季活动即将开启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健康生活理念进入“精养时代”,疗愈旅行”也正在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位于浙江的濮院时尚古镇,立足“身心自在是濮院”的疗愈差异点,将于9月20日推出“濮院织秋”主题活动——活...
-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上线全链路电子信息系统,为全国门店提供数字化分析与智慧运营支持。 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采购、仓储、...
-
入围只是起点:三陶锚定智能教育十大趋势,打造AI...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指导的“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三陶教育申报的《三陶AI智能学习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育人系统支持与课堂教学范式重塑,实现教育公平技实...
-
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张江科学城“科技×民生”高端对话论坛
近日,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向“新”出发·“质”行高远——张江科学城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暨张江“尖峰”论坛。本次峰会由“五个张江”(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委员会、中共上海张江(集团...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双碳“指挥棒”引领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2/07/29 财经 浏览:345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上海有了具体可行的“计划表”——《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昨天出台,碳达峰“十大行动”聚焦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确保上海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沪上多位专家认为,这根力量非凡的“指挥棒”,所指挥的不仅仅是重点行业的节能减碳,更是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向世界贡献碳达峰、碳中和的“上海案例”。
从上海资源禀赋出发制定的行动方案
《方案》在主要目标中提出,2025年上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2030年这一比重将力争达到25%。“能源转型是社会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支柱。”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经理齐康说,目前,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上海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四成。因此,《方案》中的“十大行动”就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放在了首位。
那么,上海的资源禀赋适合大力发展哪种可再生能源?齐康告诉记者,一方面,上海的海上风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都在进行风电开发,探索建设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预计到2025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2030年力争达到500万千瓦。
“而这些电能还远远不够。”齐康说,为保障超大城市的电力供应,上海的能源转型除了有优势的海上风电之外,还要发展光伏以及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的引进力度,“例如,《方案》中提到,上海将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也表示,在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中,能源领域是作“正贡献”的,且其贡献将随着非化石能源越来越多应用而变得更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有很多是市民生活的刚需,这时就需要通过能源的减量和使用可再生新能源来平衡掉,这样才能实现达峰”。
杜欢政还表示,上海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在于产业,“比如,石化产业就是上海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它占工业产值的一半,排放量占比却接近四分之三。因此,《方案》就对石油化工领域提出了加快节能降碳增效、建立零碳园区等要求”。
碳达峰目标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强说:“低碳与经济发展绝不是相悖的,‘双碳’目标是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创新,让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脱钩’,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在齐康看来,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是“先立后破”的关系,“节能减排目标下,企业不是不发展了,而是要追求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相应的,在新的技术完善之前,也不能把有碳排放的企业都关掉,不能让经济失速”。他补充道,上海也在进行战略性的前瞻技术布局和孵化,例如《方案》中提到在张江、临港新片区等地发展氢能产业,提前布局未来5到10年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绿氢储制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碳达峰,根本的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李亮说,无论是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还是增加碳汇、储能手段,都离不开持续提升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方面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了创新技术,才能为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李亮表示,上海“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其实很好地结合了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功能。他解释道,除了以低碳零碳技术助力建设科创中心外,上海还将以绿色转型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助力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碳金融助力打造金融中心建设;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落户上海,今后碳配额将与其他大宗商品一样参与全球贸易;未来的航运中心将以可再生新能源为主要动力,2025年,全市港口泊位配备岸电设备实现全覆盖,集装箱码头岸电使用率达到30%,邮轮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和港作船舶岸电使用率将达到100%。更深层次上说,上海实现“双碳”目标是要为全国甚至是“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双碳”贡献力量,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