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财经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根据公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
小微企业活跃度受到疫情影响 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发布
发布时间:2022/04/18 财经 浏览:53
4月17日消息:历来春季是市场招聘旺季。据BOSS直聘研究院消息,今年春季,在就业市场整体热度明显提升的大背景下,求职者规模的增长幅度要大于职位增长规模,求职竞争相比去年更加激烈(特别是白领人群),各行业间的情况存在差异,就业市场在不同行业、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复杂的结构性矛盾和动态调整现象。与此同时,疫情在全国各地的多点散发限制了人员的跨区域流动,依赖线下经营的小微企业活跃度受到影响。
高端制造业招聘规模同比增长超过40%,工程技术人才普遍紧缺
春招旺季以来,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出现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突出地表现在工程专业技术岗位上。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多个高端制造业细分领域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0%,而对细分行业招聘趋势的拆分观察显示,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的增长目前处于多头并进状态。
招聘岗位类型分布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过去两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全力争取高质量人才,力求加速发展的趋势。2022年春季以来,高端制造业中工程技术类岗位的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77%,是增速最快的细分职类。同时,工程技术类岗位在高端制造业整体招聘需求中的占比也最高,达到24.8%,较2021年同期提升了6.7个百分点。
高端制造业企业正在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上寻求突破,2022年春季,高端制造业中的数字技术/IT类岗位招聘规模同比增幅高达75%,在增幅和岗位占比上都仅次于最核心的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经过五年左右的快速增长,数字化岗位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支柱岗位类型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聘需求增长迅猛的同时,高端制造业在今年的“金三银四”继续面临较为普遍的人才紧缺问题,所有重点观察的细分领域均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状态。其中,医疗设备/器械、新能源、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计算机硬件、智能硬件等领域的人才缺口均大于20%。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平均招聘月薪达到13410元,薪资同比增幅全部超过40%。
产业界“博士大战”继续升温,招聘规模同比翻倍,中小企业成为关键引擎
过去两年来,“博士进工厂”现象开始引起业界和公众的注意。近年来,我国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毕业的博士生人数为6.6万。在传统的学术研究路径之外,更多博士毕业生开始走入产业界,不仅仅是“进工厂”,各行各业都有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医疗制药、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
产业界对博士的需求连续三年高位增长,2022年春季需要招聘博士的岗位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20%,平均招聘月薪达到了3.6万元。其中,来自医疗制药行业的博士学历人才需求占比超过35%,已经超过数字技术领域,位居各行业首位。医疗制药行业对候选人的专业对口程度、学历和一线研发经验要求极高,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临床研究等领域都面临人才的严重紧缺。
从地域角度观察,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创造了超过80%的博士招聘岗位,吸引了91%的2022届博士应届生。所有博士招聘岗位中,40%来自长三角城市群,25%来自京津冀城市群。在工信部2021年公布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名单中,12个来自长三角地区,6个来自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招聘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人才的集聚,2022年春季,约三分之一的高端制造业工程技术类岗位需求和近一半的医疗制药类博士招聘岗位来自长三角城市群。
此外,中小企业成为产业升级和高学历人才就业吸纳的关键引擎。2022年春季,高端制造业领域专业技术类(包括数字技术和工程技术)岗位招聘规模同比增速最快的是500-999人规模的企业,增幅达到121%。对博士学历人才最为渴求的是100-499人规模的企业,而500人以下规模的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博士招聘岗位。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升经济活力、技术创新和就业吸纳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对于中小企业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仍然任重道远。
互联网行业岗位增速放缓,教育培训、房地产领域出现收缩
受到2021年政策调控的影响,互联网行业的高速扩张开始降温。2022年春季,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仍然保持增长,同比增速为13%,处于2019年以来的低点,而求职激烈程度则高于往年。
互联网行业不同岗位类型间的求职竞争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看,核心的技术和产品类岗位仍然保持着较为密集的人才需求,主要的互联网技术方向上人才需求均有增长,而运营和销售类岗位的求职者竞争则明显加剧。
在政策调控的影响下,2022年春季,教育培训和房地产行业的求职者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两个行业都出现了招聘规模的收缩。房地产行业的收缩幅度较小,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而受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转型的影响,2022年春季,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岗位规模收缩幅度超过30%,受影响最大的是新一线城市。教育培训行业岗位吸纳能力的下降,直接提高了新一线城市白领群体,特别是高校应届生的求职竞争激烈程度。
同时,房地产和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们正在积极寻求其他领域的职业机会,除本行业外,二者的首选行业均为互联网,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行业的求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