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数“治”城市,问科技要力量
发布时间:2022/02/14 财经 浏览:124
基层是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如何发挥“两张网”作用、深挖数据金矿,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在上海,无论是是老城区还是新社区,创新管理方式、问科技要力量,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浦东花木街道:精准防控无微不“治”
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新国际博览中心……拥有众多地标性建筑的花木街道是典型的超大型社区,辖区面积20.93平方公里,面积甚至超过了浦西的一些区;但街道仅配备65个公务员、两个派出所,管理力量只有浦西某些区的三十分之一。
如何用“小”管理力量撬动高效能治理的样板?上海第一个街镇级的数字孪生城市应运而生。花木街道与上海市测绘院、脉策科技(城市数据团)启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项目,共同建起一座独特的“城”。
数字孪生城市是什么?花木数字孪生城市技术总负责张逸平介绍,它是在数字世界建设一个和真实世界一模一样的城市,仿佛是一对双胞胎。“以疫苗接种为例,孪生城市可以掌握街道内完成了两针疫苗的注射的居民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动员居民接种第三针加强针。根据标签,还可以精准找到独居老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帮扶对象,在疫情防控期间和日常服务时可以给予特殊关爱。”
每年春节前夕,街道都要对辖区的困难人群开展帮困工作。过去该项工作主要依靠居委日常了解和实地排摸来发现和确认对象。今年,花木街道采用了全新的方式。“在市民身份标签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困难对象挖掘模型,对街道内的所有居民的经济困难情况分析计算。在帮困工作开始前,给每个居委一份各自居委困难人员的清单。居委社工可以以这个清单为基础核实和确认,很大程度减少了社工排摸的工作量,还发现了不少之前居委并未掌握的情况。”花木街道城运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孪生城市的“威力”还不止于此,它在发现安全隐患方面能够“上天入地”,发挥积极作用。新年以来,根据上海“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部署,花木街道开展了辖区内建筑物安全隐患和排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都通过扫码填表落到实处。针对目前排查出来的隐患,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细分类别,根据轻重缓急落实责任人、时间表来推进整改。“我们的数据采集还在不断推进,现在正在进行6类地下管道三维地图建设。完成后可以针对石油、天然气等危险管道穿越相聚的地方做系统性的风险提示,这就是数据采集量足够大之后将产生的城市治理正效应。”张逸平说。
如今,花木街道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融入更多新的智能算法,让孪生空间从地上拓展到地下、物联感知从摄像头到全要素管理、孪生时间从现在到未来的仿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增强公共服务的情境智能、发展更多应用能力,持续推动城市治理物联、数联、智联。
静安临汾路街道:“数字吹哨”推动基层治理“智”变
近日,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干部董杰的手机,收到“数字驾驶舱”自动推送的一条短信,提示保德路425弄小区业委会距离到期换届已不足8个月。董杰立即督促居民区党总支尽快启动业委会换届选举改选工作,保证基层小区“三驾马车”运行不断不乱。记者11日采访了解到,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临汾路街道立足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数字吹哨”场景应用的作用,让数字“开口说话”,推动基层治理进一步“智”变,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
临汾路300弄某号有一住户水表数据异常,超出该户正常用水量,疑似存在“群租”现象。街道“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发出数据异常预警信息,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接到预警后,立即通过“一网统管”平台,派单到汾西路261弄居委会。居委会干部立即上门调查,发现该户违规将客厅、房间分割后租赁出去,总计租住8人,确属“群租”。居委会又迅速通过小区物业,联系业主要求拆除隔间、恢复原有房间面貌和功能,一周后再上门复查整改情况。
“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是临汾路街道特有的民情信息大数据系统,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风险预警、辅助决策于一体。街道打通区级2个、街道级11个应用子系统,所有数据经过清洗后,汇入“民情日志”大数据库,将其建设成为街道层面“一网统管”平台的“数字底座”,目前已汇聚千万级体量的民生数据。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街道探索了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为目标的“数字驾驶舱”算法分析工具,全面感知社会事项及公众所需,为政府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在群租识别应用上,街道与辖区供水、电力等单位通过党建联建,实现了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等数据的共享,并通过对房型、面积、登记常住人口、楼层等数据交叉比对,构建起疑似群租识别标准模型。通过“数字驾驶舱”的“数字吹哨”,为“群租”行为快速发现、及时处置提供了科技支撑。今年春节,街道运用“数字吹哨”辅助,确认了“群租”30户,极大地提高了治理群租的精准度。
街道还实施“民情日志+精准帮扶”模式开展救助工作,通过对接大数据平台和检索分类标签,主动匹配救助人群,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将精准服务落到困难群众身上,实现“政策找人”落实落地。
数字赋能,效率治理,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基层治理减负提效。通过对数据的分类归集和智慧加工,街道开发了主动推送提醒信息、在线审批业务表格、自动审核人员信息等功能,有效升级基层干部的治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做实事。结合社区大脑和数字驾驶舱,通过大数据中心平台和云计算,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相互融合,达到工作提醒主动化、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
目前,临汾路街道已实现10余个场景的“数字吹哨”功能,如“用水异常”“门诊大病”“群组预警”等,累计智能报警超4000次,有效帮助基层干部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服务居民,提高治理效率。
上一篇: 如何线上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零余额销户?
下一篇: 勇担使命再出发,闵行开发区迎腾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