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国家发改委: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新闻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揭晓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 苏州河畔结伴游 上海举办沪台青年交友活动

    3月20日,“很高兴可以和大陆青年一起深度游玩苏州河沿岸,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台湾音乐女教师杨育欣19日在苏州河畔参加“缘聚SH寻YOU苏河”沪台青年交友活动时对媒体说。 此次活动吸引60余位工作、生活在上海...

  • 聚焦如何建设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届中国能源行...

    3月18日,以“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活动采用线下论坛、线上直播连线双模式,聚集能源领域的政府机关代表、能源领军企业高管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

财经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

  • 浦发银行推出共享作业模式 以服务效率为导向 切实...

    日前,浦发银行通过共享作业模式,成功为办公地点位于上海浦西的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近完成在该行临港支行的开户业务。2023年以来,浦发银行在自身效率提升方面不断挖潜,牢固树立“让开户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思维...

  •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过1亿美元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1亿美元 近日,133吨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的进口芝麻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充分发挥“绿色通道”效能,实现当天查检、放行、出证全流程。 今年以来,外港海关...

  • 沪浙毗邻地区携手成立这个组织,整合各自优势推进...

    近日,沪浙毗邻统战“农创新联会同心促共富”主题活动暨“机关建设年实干谱新篇——做一周村居干部6.0版”调研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山区廊下镇举行。在现场,沪浙毗邻农创新联会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毗邻地区新联会合作...

国家发改委: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发布时间:2022/01/19 财经 浏览:112

1月18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2021年,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他具体介绍,从增长看,我国经济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总量折合约17.7万亿美元,考虑汇率升值因素,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仍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最大贡献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加速提升,人均GDP达到12551美元,预计超过全球人均GDP水平,与高收入经济体门槛进一步接近。

从需求看,消费和投资稳定恢复,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54.5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5%和7.0%,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分别增长17.1%和10.7%。消费在持续恢复中稳步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21.7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4万亿元、增长21.5%。

从供给看,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2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为经济平稳运行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9.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9%。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步伐,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推进。

从民生看,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强化,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促进共同富裕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实际增长8.1%,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同时,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深入推进,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牢,重要民生商品调节有序、保障有力。在疫情多点散发的背景下,我国较好保障了居民就业和增收,为激发内需潜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防风险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进展。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把握风险处置力度和节奏,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扎实推进。对少数高风险金融机构及时“精准拆弹”。妥善处置个别高负债房地产企业风险。虚拟货币“挖矿”全链条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

“2021年的形势比预见的复杂、困难比预料的更多,但我们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顶住了压力,防住了风险,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发展态势,并以相对较小的政策成本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金贤东表示,虽然当前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仍然不少,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变,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