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四川首个援助困难退役军人慈善信托正式启动
2022年5月19日,“中铁信托·伊洁士退役军人关爱金慈善信托”成立启动仪式在四川广汉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第一单以“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为信托目的的慈善信托计划正式启动。四川省德阳市退役军人...
-
在求职模拟大赛中锻炼面试技巧,东华大学这位毕业...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刘鸣(化名)近日收到三份offer,并最终选择签约其中一家奢侈品公司。 刘鸣是个未雨绸缪的人,她从去年八月开始关注秋招,九月开始投简历。“因为时间线拉得比较长,我就有足...
-
上海:预计到6月上旬,各寄递企业能够全面恢复个人...
5月19日,目前上海邮政快递行业的恢复情况怎么样?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个人寄递业务恢复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表示,感谢社会各界...
-
“沪”动进行时:铁路上海虹桥站客运量有序增长
5月17日一早,铁路上海虹桥站候车大厅里,不少旅客已经在等待验票上车,他们中的很多人“全副武装”,做好了个人防护。当日,铁路上海虹桥火车站开行旅客列车12趟,出发旅客7000人左右,到达旅客约千人。 据悉,...
-
来自芯片、航天领域的代表:复工前一定要做好周全...
眼下,上海复工复产已按下“快进键”。疫情这两个月来,有的企业的生产线一直都在运转中,从没停产;有的企业正开始复工,逐渐恢复生产;还有的企业正在等待复工。记者采访了几位扎根企业一线的市人大代表,结合他...
财经
-
如何优雅地给楼下老王解释个人养老金政策:养老金...
楼下老王转发过来一条新华社通稿,内容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他随之留言,感觉事情重大,却又困惑与自己到底关联在哪里。他还絮叨,难道养老金政策发生变化,以后要靠自己? ...
-
贷款利率只提日息不提年息?媒体:金融促消费不能...
日前有报道称,个别消费金融公司玩起了文字游戏,将“最低利率”与“实际利率”模糊处理,但二者之间可能相差20%以上。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
上海口岸外贸全国占比跌至16.3%韧性尤在,海关关长...
受此轮上海疫情影响,4月份,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在全国的占比从年初的28.4%降至16.3%。但4月下旬以来,上海口岸外贸逐渐企稳。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透露,5月迄今,上海海关已审核通过0.9万份出口原产地签证申请,...
“十四五”上海将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
发布时间:2021/08/26 财经 浏览:78
推动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一张布满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绿色化、法治化等全新亮点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公布。
未来五年,上海将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金融中心能级将显著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基本建成基础上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开局起步期。立足新发展阶段,上海深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支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业国际影响力,为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对于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至关重要。
此次公布的规划提出1个总体目标和6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6个具体目标可概括为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 “两中心”即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生态系统更加成熟,更好满足国内外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竞争力明显增强,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
“两枢纽”即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基本确立,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人民币跨境使用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
“两高地”即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金融人才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金融营商环境高地更加凸显,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显著提升。
瞄准五大方向加快推进
“十四五”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时期,金融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上海将紧紧围绕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支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从“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绿色化、法治化”方向加快推进。
在“国际化”方面,上海将瞄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部署,进一步提升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能级,便利全球投资者在上海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推动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在“市场化”方面,前进的方向定在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资金供给上。支持多元化金融市场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及注册制试点改革,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推进REITs试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EITs发展新高地。支持金融市场产品工具创新,稳步推进30年期国债期货等产品研发上市,发挥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功能。支持“上海金”“上海油” “上海铜” “上海胶”等“上海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使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数字化”则将不断提速,增强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依托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总体布局,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在浦东设立国家级金融科技研究机构。
同时,上海将率先探索金融“绿色化”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依托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科技和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率先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碳金融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深化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法治化”建设上,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发挥上海金融法院等职能和示范作用,增强案件审判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探索实践证券代表人诉讼、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等制度创新,建设法治诚信资本市场的示范区。
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