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之“廊”能否成为地区发展重要“骨架”

新闻

故宫文具悦读季,跨越千里“书”送爱心 故宫文具悦读季,跨越千里“书”送爱心

2023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创意旗下“故宫文具”发起“相赠好书 悦读同行”爱心捐书活动,联动15家书店及社会各...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外需求涨4倍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之“廊”能否成为地区发展重要“骨架”

发布时间:2021/08/24 财经 浏览:155

原标题: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之“廊”能否成为地区发展重要“骨架”

  市民在莲花路连廊上通行,这是目前浦西最大的空中连廊。

记者昨天在静安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静安区将“一轴三带”区域作为“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范围,打造“静安国际创新走廊”。“一轴三带”即以南北高架为纵向发展轴,串起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苏河湾滨水商务集聚带、中环两翼创新创意集聚带。

实际上,上海建“廊”的热情早已有之,且“廊”数量多、形态丰富、承载内容庞杂。上海不光把“廊”的建设放在政策语境下,也放在城市规建语境下。随着商业繁荣、城镇现代化,上海之“廊”还被广泛应用在提升城市交通功能,满足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需要,乃至增加城市设计感、美感等软实力上。这些“廊”有实有虚,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立体的城市框架。

修复和重建步行系统

过去徐家汇商圈的步行系统在地下。哪怕今天看来,3条穿过徐家汇的地铁线路及其丰富的地面出口,依然可以帮助市民完成大多数目的地的顺利切换。然而一座世界级消费城市的核心商圈,如果没有“空中、地面、地下”三栖步行交通配置,好像不太说得过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家汇建“廊”只是时间问题。

1882年,欧洲乌托邦弗格森最早描绘了一个多层次的未来街道交通体系。20世纪以后,美国人将它变为现实。美国北部城市圣保罗建成人类城市历史上第一座空中走廊,因为当地冬天下雪,走在街上容易打滑。在二层楼处建设连廊,人车分离,过马路就不再危险。很快,明尼阿波利斯也建了13公里长、连接80个街区的连廊系统。今天的明尼阿波利斯,甚至成了全世界空中步行系统最完善的“廊上之城”。

上海浦东陆家嘴二层步行连廊自2013年10月1日投用后,日均人流量即超过20万人次,节假日可达50万人次,大大改善了小陆家嘴地区的交通出行。

为了缓解中环真北路区域的交通拥堵,2016年6月,上海普陀真北商圈空中连廊启用。这座毗邻中环线的连廊体系横跨金沙江路和真北路,连接绿洲中环中心、118广场以及近铁城市广场南座与北座,实现该地区人车分流。

此后,不管人们赋予“廊”多少千变万化的附加功能,把人车分开,保证双方的高效安全通行,始终是城市建“廊”的要义。国内外许多城市,已经利用“廊”的建设契机,完成步行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上海莲花路地铁站与南方商圈两个客流大节点之间,原本隔着一条沪闵高架路。早期建过一条连廊联通路南路北,但随着南方商圈扩容及中心城区版图一再外移,莲花路站成了一个成熟的复合功能区,人车流与日俱增。新的连廊充分保障行人在二层空间的绝对路权:白天,通勤者穿过连廊往返周边小区、办公楼及交通枢纽站;傍晚,连廊成为散步者、夜跑者的集聚地,以及消费群体通往商场的便捷通道。

头顶空间充满想象力

连廊发展到今天,其最原始的、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目的,仍需要后人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人类在对“廊”的功能开发和利用上,从来不缺想象力。城市一旦有了丰富的“廊”,就相当于有了街区的第二界面,设计丰富的城市家具供人休息,还让人满足边走边逛的乐趣,最好这条“廊”还能自成一道风景线。

徐家汇连廊“城市阳台和休闲广场”的设计理念,显然迎合了大众诉求。去年底徐家汇连廊一期开放,除了实现汇联商厦、T20大厦、美罗城、太平洋数码二期和现有徐家汇天桥无缝衔接,还被建成兼具丰富自然元素与通行功能的人性化空间。大片开放式绿化嵌入连廊中,随处可见的休闲座椅,让人随时可以停下来感受城市立面。早期加拿大卡尔加里建设16公里的空中连廊,也是到处安放不起眼却实用的长椅,逐渐形成独立于地面、充满想象力的头顶空间。卡尔加里在去年被评选为全世界最适宜移居的城市,其中恐怕不乏这些“廊”的功劳。

“廊”的景观开发极限,目前来看应该是日本大阪的难波公园。一座座不规则的空中连廊,除了是绝佳的观景平台,其本身也是景观的一部分。以“峡谷”为设计理念,难波公园将绿植和砂石外立面的建筑叠错在一起,人们走的是“廊”,感受的却是峡谷和崖壁,是大自然的力量。若要在上海的城市建成区塑造一个难波公园,显然是件费力且不划算的事情,但在后发区域植入纽约高线公园的理念,以建“廊”为抓手谋求交通、生态、观景功能的融合统一,却是不错的设想。

眼下,位于上海“金色中环发展带”的浦东前滩地区正谋划具备这一功能的“廊”。根据规划,未来人们去前滩,不仅可以通过大量相互衔接的空中廊道完成楼宇、商场间的通行,三座直通黄浦江岸和城市公园的连廊项目也在今年7月初进行规划公示。7月17日刚刚开通的新江湾城三门路空中连廊,不仅以步行楼梯、双向扶梯、垂直电梯、穿越绿化的曲径坡道、宽阔的阶梯景观平台等多种形式,同附近的办公楼、街区、绿化等高度融合,还承担延续城市绿轴的功能,把淞沪路、闸殷路、三门路形成的五岔路口处割裂的城市绿化连接起来,形成亦静亦动的慢行空间。

未来,“廊”在上海所承载的功能与内涵不言而喻。徐家汇空中连廊二期工程今年又要开工,建成后将跨越漕溪北路及虹桥路建设两座天桥,途经东方商厦、港汇恒隆广场等商业载体,全长约190米。

兼具公共和商业价值

两年前,上海一家高档商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不少高端商业体不愿对接公共连廊,一方面是商业面积损失,另一方面是难以控制“商场不需要的客流涌入”。简单来说就是商场不希望没有消费意愿的人拿商场当过道。也因此,上海市中心的连廊体系大多滞后于商圈发展,只有当交通问题出现后才不得不提上日程。且从前期规划到后期建设,需要协调各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打破企业和政府部门间的藩篱,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双高。

这一方面香港却早已做成了。典型如渣打银行,作为银行营业空间,并不像零售业需要导入人流,却愿意让出大楼近四分之一的面积,作为连廊接入区。很多到过香港的人会发现,香港从地面到空中,至少可以分三层空间,尤其是在商业、办公、公共设施和交通设施密集的港岛北岸的中环、金钟和湾仔三个区,市民来往家、购物中心、写字楼、交通站点等场所可以完全不落地。而且连廊所串起的商圈,人流反而更密集。

厦门SM城市广场出资1500万元兴建空中连廊,使广场一期二期联动,人气居高不下。通过一条700米长的空中连廊与深圳湾步行街相连的深圳海岸城二楼,坪效也显著好于其他楼层。还有一些国外城市,甚至不惜花重金建设更高难度的高空连廊,目的是以观景平台导流。如日本大阪梅田蓝天大厦,22层的空中廊桥将原本独立的两栋建筑在高空连接起来,形成无障碍观景平台和360°环形天顶展望台。这就实现了对消费者自下而上的牵引,带来商场整体人气抬升。

再将视线拉回到上海,不难发现“嵌入式”连廊,已然把徐家汇各个散落在角落中的商业体,聚合成更高能级的“集团军”,也把开在二层的商场出入口,变成引流的新节点。南方商圈四座商场经由连廊串起后,彼此间也形成相互导流态势。

有专家提出,“廊”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挖潜。中国古代就已有廊桥商业的玩法,当时,因定期举办的集市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体验,兼容性强且能遮风避雨的廊桥商业,在江南地区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廊’的商业开发不会停步,购物中心空中连廊商业化,会是下一步追逐的热点趋势。”

地区“廊”有价值隐喻

上海还有几座“亦虚亦实”的廊,尽管与上文提及的连廊不太一样,但上海城市未来空间与形象塑造,同样离不开它们。

最近五年上海区级政府的公开信息里,“廊”这个词反复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松江、杨浦、青浦、金山、静安等区都提出过“一廊一核”“一廊一轴”“一圈一廊”“经济走廊”“国际创新走廊”等新概念。它们的所指并不相同,有的取义“生态走廊”,也有的指向产业、商业。但有一点是共识:每一条“廊”,必然是这个地区未来发展的一根重要骨架。大家都很关心它所处的区位和它所能带来的溢出效应。

根据《关于全面建设上海静安国际创新走廊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走廊南段—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将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特征;“走廊中段—苏河湾滨水商务集聚带”依托历史文化、滨河景观等特色优势,分布着国际化创业园区;走廊北段—中环两翼创新创意集聚带凸显“创新创意、产城融合”特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金山大道经济走廊是今年出现的新提法,实质是把金山大道沿线产业串联起来,实现转型升级,重塑金山对外的全新产业形象。复旦创新走廊这两年提得少了,实际上杨浦区早在2014年就启动建设计划,旨在把复旦大学的新老校区串联起来,充分利用复旦的科技创新力量,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形成一个科技创新增长点。杨浦科创版图并不止于这条“廊”,当时规划的是以五角场为中心,北面是复旦创新走廊,西面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东面是创新协同区,构成有些类似美国加州101公路。但本质上看,当地推出“廊”这样一个意象,是为了将当地的资源有机串联起来,对外形成一个定位明确、优势集聚、土地充沛的区域形象,以吸引志同道合的创新创业者近悦远来,其实叫什么“廊”并不重要。

近些年,上海所有“廊”里,当属松江的G60科创走廊名气最大。G60是沪昆高速公路的编号,东起上海松江,经过浙江嘉兴、杭州等地。G60科创走廊不光承担着长三角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更突破字面意义,成为一个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代名词。伴随沿线产业集聚度提升,科创要素、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给,沿G60科创走廊的长三角城市已成为集成电路、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相关企业的集聚地。

“廊”被定位为松江的发展重心后,一座总投资超百亿,多项技术指标实现全球、全国首创的G60科创云廊应运而生。13万盏LED灯,300万颗铆钉,26幢80米高的群楼,以及绵延1.5公里的建筑幅度,足以让云廊给所有来客留下一个“云中巨舰”的壮观印象。到今年4月底,一批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企业已入驻云廊,一批美食餐饮、休闲娱乐及生活配套也纷纷开业。大手笔的背后,显现出“廊”不可估量的价值隐喻,它代表着资源的流通、共享、集聚、辐射、倍乘。

回到根本上,这种预期价值能否变现,还是要看在“廊”的牵引下,地区经济社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亮得出真金白银的硬实力和彰显风范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