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四届研讨会在沪举行

新闻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揭晓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 苏州河畔结伴游 上海举办沪台青年交友活动

    3月20日,“很高兴可以和大陆青年一起深度游玩苏州河沿岸,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台湾音乐女教师杨育欣19日在苏州河畔参加“缘聚SH寻YOU苏河”沪台青年交友活动时对媒体说。 此次活动吸引60余位工作、生活在上海...

  • 聚焦如何建设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届中国能源行...

    3月18日,以“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活动采用线下论坛、线上直播连线双模式,聚集能源领域的政府机关代表、能源领军企业高管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

财经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

  • 浦发银行推出共享作业模式 以服务效率为导向 切实...

    日前,浦发银行通过共享作业模式,成功为办公地点位于上海浦西的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近完成在该行临港支行的开户业务。2023年以来,浦发银行在自身效率提升方面不断挖潜,牢固树立“让开户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思维...

  •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过1亿美元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1亿美元 近日,133吨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的进口芝麻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充分发挥“绿色通道”效能,实现当天查检、放行、出证全流程。 今年以来,外港海关...

  • 沪浙毗邻地区携手成立这个组织,整合各自优势推进...

    近日,沪浙毗邻统战“农创新联会同心促共富”主题活动暨“机关建设年实干谱新篇——做一周村居干部6.0版”调研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山区廊下镇举行。在现场,沪浙毗邻农创新联会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毗邻地区新联会合作...

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四届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1/08/08 财经 浏览:130

如何在浦东更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我国设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应该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围绕这些议题,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主办、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办的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四届研讨会日前在沪举行。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荣誉会长、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屠光绍在会上表示,作为金融开放的核心内容,金融制度的开放可以倒逼国内完善金融制度建设,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提升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制度开放的原则应是对标全球最高水平,但也不能简单“照抄”,也要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同时,中国先进的金融规则和管理方式也可以走向世界,与国际市场良性互动,而这也离不开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屠光绍还表示,金融制度开放一定要考虑到制度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光有好的制度是不够的。就金融制度开放的路径而言,上海应在金融制度开放上敢试、敢为,既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为全国的金融制度开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王纬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及大型银行如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分享了看法。

他表示,上海在加快推动金融开放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一方面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探索与国际金融体系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机制,加大对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力度等,对金融机构而言,重在提高开放环境下的金融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能力,并做好跨境金融业务真实性的审核,加大对洗钱行为的防控力度,坚守业务底线。

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王纬认为,商业银行应围绕重点行业和领域,积极布局,加大对浦东新区集成电路、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服务等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介入政府产业基金项目,灵活应用投贷联动等业务,促进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自由基融合。

“商业银行还要围绕科技金融高成长、轻资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跳出基于抵押、低保、现金流的传统思维,通过理念创新、流程优化、工具变革,为新经济产业提供支持。要抢抓优质企业发展中的直接融资和并购机会,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为科创企业提供跨市场,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加快推动上海科创类企业发展。”王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