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
9月22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徐州国家5A级景区云龙湖畔举行。9月22日至11月中旬期间,围绕“多彩两汉 品味徐州”的...
-
自在非凡,独自‘净’彩:AUGER理容工具品牌新品盛典...
男士理容品牌AUGER,以其卓越品质和优雅设计,将于2023年9月8日于上海“复兴五库”举行主题为“本我,始于此刻“的新品上市发布会盛典。 **品牌背景和特点** AUGER作为百年知名刀具制造商贝印旗下的男士理...
-
今日发布!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9月22日开幕
9月15日上午,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发布会上宣布,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2日-11月中旬举办,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多彩...
-
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各社区热闹开展
今年年初,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精神引领、榜样引路,推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展现新气象。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
松典影像:华为Mate60被称为“争气机”,中国制造到...
9月3日18时8分,华为Mate 60 手机正式全渠道开启全款销售。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华为门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争相购买。许多人表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消费者排队购买手机的现象了,看来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
财经
-
GTC泽汇资本放眼全球 用实力吸引投资者
迪拜是中东最富裕的城市,这里不止有七星级的帆船酒店、世界第一高楼、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还是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GTC泽汇资本将办公地点设在迪拜的主要原因。...
-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猫1周海外需求量环比增长4倍多。马来西亚客户在直播当晚,就下了样品单。 据了解,在近期白猫做的一场跨...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促发展、补短板、保民生……财政这样支持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21/07/31 财经 浏览:197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012年至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142.8万亿元,年均增长5.7%。国家财力的日益壮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
财政部部长刘昆等负责人30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深入解读了财政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精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科学调控促发展
连续10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顺应经济发展变化和市场主体急需丰富政策内涵,合理确定赤字率水平,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相机预调微调、“精准滴灌”,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的精准实施,有效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高质量发展。”刘昆说。
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因素比较多,为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刘昆说,下半年,将继续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急转弯,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积极拓展投资空间,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决不收“过头税费”。
如何进一步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政策,分类调整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并出台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
许宏才说,下一步,将着力优化落实机制,提升政策实施效果,清理规范各类违规涉企收费,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聚焦关键推创新 统筹推进补短板
“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完善政策机制。”刘昆说。
2012年至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4452.63亿元增长到9321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着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聚焦关键推创新之外,财政部门推进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强。
2012年至2021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从4.54万亿元增加到8.34万亿元,并向财政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年均增长8.5%;研究出台支持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财税政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
刘昆表示,下半年,将重点支持实施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围绕国之大者,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同时,重点推进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做好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风险的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工作,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
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兜牢底线保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财政部门如何发挥对民生保障的支撑作用?刘昆列出了一组数据:
——2012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6896亿元;2021年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61亿元;
——2012年至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教育支出从2.12万亿元增长到3.82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1.26万亿元增长到3.44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从8058亿元增长到18659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财政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6年至2020年,全国财政共安排生态环保资金44212亿元,年均增长8.2%。
2021年,财政部将继续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刘昆介绍,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3061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42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8659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播支出4180亿元。
这些钱具体怎么用?
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进一步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快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水平……
刘昆表示,在加强基本民生保障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推进民生支出清单管理,提高民生支出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