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财经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根据公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
拓展新赛道探索新机制,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助推长三角融通共赢
发布时间:2022/12/17 科技 浏览:31
12月15日,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题赛现场赛在上海虹桥举办。本次挑战赛以挖掘和释放企业创新需求为核心,通过“揭榜比拼”方式,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动力。
大赛现场
本次赛事以“开放创新融通共赢”为主题,呈现长三角协同、数字化赋能、技转人才培育三大主题特色,同时聚焦沪苏浙皖四地的企业创新需求及优秀成果,加速技术要素流通,营造更加丰富而生动的成果转化生态。
据悉,挑战赛的“揭榜比拼”已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解决方案,通过赛事集聚国际要素,吸引更多海外资源汇聚上海,推进开放合作,在人文、科技、资本等方面夯实全球合作的基础,倾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市场环境。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线上致辞
“创新挑战赛一头连着科技成果转化,一头链接长三角,既聚焦企业需求,又面向技术要素市场,是很好的载体平台。”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在线上致辞中表示,应充分挖掘和释放创新挑战赛所蕴藏的潜力,努力开拓“新赛道”,让创新成为常态;努力探索“新机制”,进一步做实、做精、做专;努力打造“新标杆”,进一步发挥上海国际化、长三角协同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挑战赛品牌活动。
大企业开放式创新联盟扩圈仪式
本年度挑战赛共征集2525项创新需求,促成557项需求找到解决方案,涉及意向合作金额12.2亿元,其中促成长三角跨省市对接241次;8月,大企业开放式创新联盟成立,通过创新挑战赛的举办,吸引了近20家大企业共同参与。后联盟再度扩容,增添了全新活力;挑战赛联动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技术经理人提供体系化课程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经理人;依托全球供需对接平台资源优势,创新挑战赛定制开发了线上平台,大大提升本年度挑战赛的供需对接能效……
“长三角科技合作为南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承载着南通新一轮的希望与愿景,蕴藏着巨量的合作、投资机遇。”南通市科技局副局长翟玉英期待,未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圆满建设,携手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专家受聘仪式启动
现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专家受聘仪式启动。徐勤、王正寰、袁真富、齐宝鑫、陈爱国、顾晓军、赵保红正式进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人才库,为培育更多专业性人才提供源动力。相信,未来挑战赛将充分发挥上海全球创新网络枢纽作用,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向长三角汇聚和流动。
上一篇: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 第五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下一篇: 瞭望 | 长三角隆起科创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