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spendi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上海家化董事长潘秋生:在中国经济广袤土地上践行复旦家国情怀

新闻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实践农业供给侧改革新路径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

2025年3月18日,“菁活植物活性水新品发布会”在第一食品南京东路店四楼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以“菁萃天然 ...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艺术展在沪开幕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舞台上,“今天不说话”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项目。自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杨烨炘发起以来,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不仅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上海艺术家...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郭成杰:长和港口未来主人翁不是美国公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最近,港口业务的变革再次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码头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与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有关,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的经营者究竟会是谁?根...

  • 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开展“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

    三月芳菲映初心,巾帼筑梦绽芳华。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于3月7日组织开展“文明有礼中建人”暨“赓续百年荣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活动,通过踏青赏春、健康科普、艺术创作等多...

  • 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赴上海市潍坊新村街...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走进上海市潍坊新村街道“‘锋’光闪耀,情暖潍坊”志愿服务便民集市,开展“装饰装修公益咨...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上海家化董事长潘秋生:在中国经济广袤土地上践行复旦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2/11/30 消费 浏览:211

11月28日,去年底,一款和六神花露水联名的奶茶冲上微博同城热点话题榜。一时间,“装在花露水瓶里的奶茶”走红上海滩——小红书笔记破1500篇,抖音相关内容播放量超3000万次。这款网红产品的背后,是拥有123年历史的上海家化在新任掌门人潘秋生的带领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数字经济浪潮,拥抱国内迅速崛起的新一代消费者。

2020年,潘秋生出任上海家化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很快他又当选为公司董事长,开始全面掌舵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用化妆品企业。

彼时,国内日化行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前有宝洁、欧莱雅这些外资企业迅猛增长,后有一批新兴国潮品牌“大军”快速追赶,上海家化如何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大象转身”?一个上海老字号品牌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二十周年之际,潘秋生接受了新华网独家专访,分享执掌上海家化两年多来的改革经验。

潘秋生是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的首批学员。他表示,复旦大学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碰撞,让学员们对企业战略、文化、品牌、财务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并且引领他们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践行复旦的家国情怀,造福社会。”

推动转型:把中国美带给全世界

数字经济,已经彻头彻尾地改造了日化行业。兵临城下,上海家化没有退路。潘秋生说,加入上海家化之后,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解决公司存在的一系列历史问题,推动战略转型。

当时,相当一部分员工对上海家化的前景感到焦虑和担忧,他们问管理层,上海家化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上海家化的出路在哪里?

潘秋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对上海家化企业愿景和价值观进行重塑,这关系到企业的战略方向。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他提出上海家化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把“中国美”带向全世界。同时,公司立志要为消费者、员工、股东乃至全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上述愿景很快落地成为上海家化的“123战略方针”,即以消费者为中心,抓住品牌创新和渠道进阶两个基本点,把握企业文化、系统流程和数字化三个助推器。

接下来,上海家化逐渐完成了团队迭代。除了引进研发、IT、数字化和品牌的高管外,电商和数字化团队的年龄层从33岁下降到28岁,整体上海家化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及管理层的敬业度也稳步上升。

“面对当时的挑战,我希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支撑起上海家化的全新战略,让公司兑现对股东、对员工的承诺”,潘秋生说。

再忆复旦:扎根中国深度,兼具全球广度

从在世界500强企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职业经理人,到带领拥有百年历史的日化企业“大象转身”,潘秋生的职业生涯深受业内好评。采访中,他一再提及自己2002年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学习经历。他说,这段学习经历对自己而言弥足珍贵。

2002年,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启动招生。这是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EMBA项目,也是第一个美国学府在中国大陆开设的商科项目。当时,许多和潘秋生一样正在企业核心管理岗位上奋斗的年轻人通过这个项目走进复旦,重回课堂。

2000年后,中国经济恰逢高速增长期,各行各业对优秀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需求激增。当时,刚刚起步的国内EMBA教育要么缺少具有版权的案例库,要么照搬西方市场和企业的案例。

国内能否有一个EMBA项目,既能让学员学习到经典的企业管理知识,又能结合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用中国市场的生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许多和潘秋生一样的年轻管理人才选择了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潘秋生说,这个项目的特殊之处,就是融通中西管理学的哲学和文化,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企业实践搬到课堂讲解;立足两大世界名校优势,做到既扎根中国市场的深度,又兼具全球视野的广度。

无论是在欧莱雅,还是在上海家化,潘秋生面临的职业挑战,都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制定新的企业战略和增长路径。他说,在复旦课堂学到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协同战略和文化,让企业在组织、管理、策略上形成合力,推动改革,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回想起在复旦学习的点点滴滴,潘秋生说,复旦的学习经历不仅让他具备了融合中西管理文化的哲学视野和战略眼光,更让他懂得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放眼全球,只有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飞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经济的深厚土壤,才孕育出了繁荣的市场和领跑时代的企业。企业有责任以自身的发展造福消费者、造福员工、造福股东、造福社会。

大胆革新:用数字化重塑百年品牌

2014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iGDP,即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2013年,中国的iGDP指数为4.4%。到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接近四成。

个别大胆的企业甚至提出,未来所有业态都离不开数字化赋能,因此所有的经济都将是数字经济。

在日化领域,数字化改写了整个产业的底层逻辑。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过去让一些世界500强引以为傲的在品牌、供应链、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被彻底颠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兴品牌,能够在“双十一”期间,把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打败。

潘秋生认为,在化妆品行业,数字化的意义远远超出对渠道的革新。数字化的背后,是日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将由数据驱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企业将以全新的逻辑来运营市场和服务消费者。

作为百年品牌,上海家化最多的时候拥有十几个产品线。过去,上海家化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是领导说了算。产品研发后,上海家化用强大市场营销和渠道下沉能力斩获市场。

现在,随着“123战略”推进,数字化的基因被写入上海家化研发、生产、营销、渠道的方方面面。上海家化内部掀起了一场破釜沉舟的数字化风暴。

产品研发不再是领导说了算。大数据将及时洞察消费者的需求。譬如新一代青年人对抗初老产品的核心诉求不再是抵抗皱纹,而是淡化熬夜引起的黑眼圈。这个信息将很快同步给供应链,新产品的上市周期缩短一半。很快,用户就能在自己熟悉的流量平台看到新产品的购买链接。而他们的复购率和接下来的消费动向,又决定了厂商下一季将推送什么样的新品。

这意味着,企业的每一个战略、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动作,都要随着消费者的变化而言变化。

潘秋生用一句话形容这种颠覆性的转变,就是“123战略”中的一个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一杯六神奶茶的背后,是上海家化正在加速的破茧重生。也是一家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消费者、员工和股东不断创造价值的生动写照。

“正如陆雄文院长所言,来复旦学习不仅仅是学书本上理论,更是复旦的家国情怀和使命、价值观。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管理教育正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管理人才,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在复旦的校友中传承下去。”潘秋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