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healt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三方三药”抗疫成果彰显中国特色的抗疫优势

新闻

京投发展TOD新课题:持续探索无限美好、无界成长、无尽体验的生活方式 京投发展TOD新课题:持续探索无限美好、无界成长、...

9月2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大会“无界创新 共同成长”专题会在无锡举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

财经

“五五购物节”圆满收官 交行信用卡助力消费增量 “五五购物节”圆满收官 交行信用卡助力消费增量

自2023年4月底起,历时两个月的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于日前圆满落幕。作为提振消费信...

  • GTC泽汇资本放眼全球 用实力吸引投资者

    迪拜是中东最富裕的城市,这里不止有七星级的帆船酒店、世界第一高楼、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还是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GTC泽汇资本将办公地点设在迪拜的主要原因。...

  •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猫1周海外需求量环比增长4倍多。马来西亚客户在直播当晚,就下了样品单。 据了解,在近期白猫做的一场跨...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三方三药”抗疫成果彰显中国特色的抗疫优势

发布时间:2021/08/06 健康 浏览:179

 

中医药在我国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筛选出的“三方三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尤其是代表药物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参与治疗的作用是确凿的、肯定的,并且国家批准连花清瘟“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写进说明书中。如今,伴随全球疫情大流行,以及我国近期南京等地疫情散发的现状,“三方三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是否实实在在落地了?中医药抗疫优势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方三药”抗疫成果经过实践检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

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让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中医药对轻症患者实施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对医学观察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

我国科研机构研究发现,中医药连花清瘟对常见冠状病毒(HCoV-229E)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细胞病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应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可改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CT特征,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和治愈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最新研究表明,无论是Alpha、Beta变异株,还是这次的Delta(德尔塔毒株),连花清瘟都显示了稳定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20余家新冠肺炎收治医院共同参与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连花清瘟治疗组治疗14天后,主要临床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在治疗第7天达57.7%,治疗第10天达80.3%,治疗第14天更是达到了91.5%。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4天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遏制新冠病情恶化。

在基于科学认知和证据积累的基础上,将行之有效的中医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等“三药三方”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方案。“三方三药”针对不同类型新冠肺炎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

发挥中医药抗疫优势要落实到行动上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退热药不同,尤其是连花清瘟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它具有确切的抗新冠病毒作用,并且具有抑制变异的德尔塔病毒株作用。它不会掩盖发热症状,居家隔离、密接人群、轻症以及普通型患者按疗程服用后,可以起到较好防治作用。

中医药在近两年抗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目前在变异株冲击我国的新形势下,利用好中成药开展群防群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疫情防控新阶段,应将行之有效的“三方三药”落地才能对疫情防控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