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创产业为什么强

新闻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

  •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

    2025年3月18日,“菁活植物活性水新品发布会”在第一食品南京东路店四楼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以“菁萃天然 活力新生”为主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关键词,邀请各界专家、企业代表等50余位嘉宾,共...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艺术展在沪开幕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舞台上,“今天不说话”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项目。自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杨烨炘发起以来,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不仅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上海艺术家...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郭成杰:长和港口未来主人翁不是美国公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最近,港口业务的变革再次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码头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与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有关,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的经营者究竟会是谁?根...

  • 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开展“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

    三月芳菲映初心,巾帼筑梦绽芳华。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于3月7日组织开展“文明有礼中建人”暨“赓续百年荣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活动,通过踏青赏春、健康科普、艺术创作等多...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创产业为什么强

发布时间:2023/03/31 财经 浏览:277

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凸显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昨天(3月29日)举行的2022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作会议上,这组数据令业界振奋。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获评“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评“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8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9家企业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在上海,一批创新引领的文创企业、品牌勇立体验经济、数字经济的潮头,高质量发展成为文创产业从业者的共同追求。

文创园区引领,文化金融创新

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8号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报·解放源、申报馆……去年,上海制定支持文创园区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修订《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示范楼宇和示范空间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完成新一轮评定,160家市级文创园区(含24家示范园区)、20家示范楼宇、36家示范空间在会上得到授牌。集聚文创企业的文创园区、楼宇、空间,本身已经成为点亮城市创意、承载美好生活的新地标。

位于宝山区蕰川路的智慧湾园区,一馆、一场、一桥,远近闻名。一馆,即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一场,即与京剧名家史依弘合作的依弘剧场;一桥,即世界最大规模的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园区还联合行业标杆企业打造VR-AR体验馆、艺术之桥空间、材料美学馆、3D数智制造中心等文化与科技融合场馆,科技创新、设计创新让这块过去的仓库用地成了名副其实的“智慧湾”。自2016年起,智慧湾园区已完成六期开发建设,连续三届获评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去年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在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的蓝图中,智慧湾的未来是一个“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小镇”,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上海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新认定的13家上海市银行业文创特色支行在会上正式公布,覆盖本市10个行政区和临港新片区,构筑“一区一特色支行”服务网络,推动文创金融赋能区域产业。近年来,上海文化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文金惠”专项服务、“文创接力贷”专项产品持续优化,去年服务中小微文创企业超1200家,为276家企业放款13.59亿元,其中“文金惠”贷款企业数和放款金额同比增加145%和138%。市级文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全年投入30128.4万元,扶持777个文创项目,重点向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和中小微文创企业倾斜。当“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等数字文创项目,助力“设计之都”建设的新兴项目,潮流、绿色、健康、智能的时尚消费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在业界看来,文创资金起到的不只是扶持作用,更是引导效应。

文化消费升级,数字文创发力

如果说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是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核爆点”则是抓住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抢占新兴产业赛道。“武康路、安福路、愚园路等街区聚集大量中小线下特色商家,2021年7月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在小红书上已有2万多篇笔记,上海蓬勃的文创产业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小红书‘种草’经济的来源。”小红书研究院院长汤维维感慨,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企业,小红书的发展得益于这座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独特的城市文化。

小红书的“招式”是让传统文化、数字经济、创意玩法与消费内容相互交融,制造出有效触达年轻用户的精品文化消费IP;去年获“上海文化企业十强”的七猫则在多业态开发IP衍生价值。以原创网络文学为核心的七猫去年正式发力影视业务,探索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在中短剧赛道上“跑”出了一定优势。平台上260余部作品完成影视剧授权、改编,60余部作品出版实体书,1100余部作品完成有声改编,300余部作品完成动漫改编,60余部作品完成游戏改编,近50部作品完成数字藏品授权,还有360余部作品完成IP海外输出。

“去年上海创意设计产业总产出达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时尚创意产出2143亿元,数字设计产出6789亿元。”上海市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卞向阳报出细分领域数字。上海时装周的活力指数进入国际前五,成为亚洲最大订货季。在服饰尚品、化妆美品、精致食品、运动优品、智能用品、生活佳品、工艺精品、数字潮品领域,上海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时尚消费品产业聚集区、时尚品牌和设计师、时尚活动和时尚地标。以长宁区为例,将时尚创意产业确定为区域重点产业和核心文创产业,与城市更新结合打造时尚“名地”,目前,区内集聚文创相关领域企业4300余家,业务涉及时尚设计、全媒体、娱乐演艺、影视服务、会展、IP授权和管理和时尚载体等细分领域,新认定时尚创意企业150余家,16个文创载体获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示范楼宇和示范空间。

充分发挥文创产业的先导带动作用,今年,上海将进一步推动文创资源向生产要素转化,加大西岸传媒港、东方智媒城、金山乐高乐园、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等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发挥国际节展集聚功能,推出更多首发、首展、首演、首秀活动,让市民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人”,让文化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添彩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