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增至11个 服务业开放风帆正劲(经济新方位)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增至11个 服务业开放风帆正劲(经济新方位)

发布时间:2023/02/13 财经 浏览:26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1.9亿元,同比增长12.9%。为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不久前,商务部印发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此前,国务院同意在以上6个城市开展试点。至此,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增至11个。

目前,试点建设成效如何?此次增设试点范围有何深意?下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如何发力?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试点扩围,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国已分3批次设立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15年5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率先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21年4月,国务院批准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增设试点;此次,沈阳等6城市再获批设立试点。“这次试点扩围,向全球充分展现了我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开放力度的决心和诚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说。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初步核算,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8%。

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新形势下塑造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的重要抓手。“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尚有差距,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有助于提升服务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范鹏辉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服务业开放对制度型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张湧认为,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金融、数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更多涉及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等问题,需要各国及时优化调整本国内部的经济规则、规制、标准等,以便与新的全球经贸体系相衔接。

“新增试点体现了重基础、强带动、差异化的布局思路。”范鹏辉分析,首先,6个城市大多制造业基础雄厚,现代服务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开展试点基础和条件较好。其次,区域示范带动作用较强,对服务东北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新增试点在产业发展定位方面各有侧重,这种差异化发展将有利于探索更多符合不同区域定位的案例和经验。

先行先试,开放创新成果凸显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一派繁忙。推动航空运维等服务业向重庆集聚,重庆市海关和中新项目管理局加快政策创新,首创“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通过“一次核准、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比对”,实现保税航材在分拨中心与国内各分拨点的跨关区便捷流转。“航材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新加坡航空中国区机务运行总监林兴鸿介绍,目前,企业通过该模式已进口48种类型航空器材,并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保税航材分拨点。

自试点获批以来,重庆聚焦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重要领域开展探索,着力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作为首个试点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近年来,北京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多个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畅通要素流动、提升贸易投资便利,累计形成8批49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案例,推出近70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落地140余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

上海成立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专班,一手抓制度和政策创新,一手抓平台和项目落地。持续深化改革,重点行业领域扩大开放实现新突破,科技、商务和物流等充分竞争性服务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和金融服务等有限竞争性服务业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注重载体培育,重点平台和园区示范发展取得新进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日益完善,浦东软件园数字贸易发展先行区优势日益凸显。

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试点以来,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5省市先后实施了科技、文化、电信等11个行业领域的60多项开放措施,成效显现。2022年1—11月,5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476.9亿美元,占全国的36.8%,同比增长10.2%。

深化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推广经验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对我国探索服务业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了推动作用。”范鹏辉表示,目前,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反映出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变化趋势来看,与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相关的国际经贸规则已经成为各国关注重点。试点建设一方面可以先行先试这些国际协定中与服务业相关的承诺条款,为我国服务业与国际经贸体系进一步接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我国在数字贸易等优势领域的规则制定,为我国在国际服务业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动提供更多经验。

专家建议,下一步要以试点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持续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注重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通过服务领域产业开放带动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服务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在金融和数据等领域处理好扩大开放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新增试点差异化探索。“试点总体方案共有104项任务,涉及科技、教育、金融等10个服务业领域,更加聚焦科技创新、‘两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产业特色、平台示范等。”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将在为期3年的试点期内,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分类放宽行业准入限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既要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和服务业的开放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也将为企业和百姓在投资便利、职业培训、通关便利、文化教育、旅游出行、健康养老、医保支付等方面带来实质利好。

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紧密结合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积极谋划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版本,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推动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