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新共识

新闻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打造绿色科技新地标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 保乐力加中国发起“为了TA,不酒驾”公益活动 倡导...

    2025年5月23日,上海——在“5·25”交通安全宣传日与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知名进口烈酒与葡萄酒集团保乐力加在倡导“理性欢聚”上又有新动作。今日,保乐力加中国宣布发起以“为了TA,不酒驾”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新共识

发布时间:2022/09/07 财经 浏览:206

“供应链会影响你体重。”京东工业副总裁沈学军在上海疫情形势严峻的4月,掉了数斤肉,但随着5月供应链逐步恢复,体重很快反弹。

这是沈学军在“因效而能”2022上海工业产业数智化转型峰会上分享的真实经历。

这场由市经信委指导、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峰会,开成了“反思会”——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冲击,大量曾骄傲于自家供应链精益管理水平的“优等生”也开始反思。但峰会也开成了行动大会。正如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处长刘新宇所言,“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加速供应链由线变网,正成为经历疫情阵痛后企业的新共识。”

供应链逻辑分水岭

上汽乘用车公司梁宏从事供应链管理20年。在他眼中,2020年成了公司供应链管理逻辑的分水岭。

他自豪,上汽乘用车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这一殊荣中一个重要考量,就在于供应链管理水平。2020年以前,公司极少发生供应商无法供货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效率、零库存。然而,面临疫情多点散发,且时间、地点难以预料,“这让我们的供应链管理逻辑不得不将安全放在首位。另外,供应链管理也在加深,过去我们对二级供应商的管理多依托于一级供应商,但现在需要打穿一级供应商,直通二级芯片供应商,努力实现可控。”

梁宏的分享得到与会者的共鸣。有制造企业坦言,疫情中,当A供应商“武功尽废”,不得不慌忙寻找B供应商替代,寻源中的迷茫无助“不堪回首”。

但事实上,非疫情原因造成的供应链痛点早已存在。比如MRO,即生产中用于维护、维修、设备运行的物料,不可或缺,却高度零散,采购值可能不足企业采购总额的8%,但往往要消耗采购部门60%以上的工作量。还有“呆滞库存”,如申通地铁,为保障顺畅运营,其常备库存高达10亿元,资金占用和库存管理压力很大。

此外,企业还要面对不可测事件。如去年3月,巴拿马籍货船“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卡住了国际海运的咽喉要道,全球供应链大受影响。一个新名词“VUCA时代”由此浮出水面——由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所构成的变幻莫测的时代已然来临。

数字化成解决之道

如何构建安全、敏捷、韧性的供应链?痛定思痛的企业,开始向数字化寻求解决之道。

但这并不容易,首先要打通内部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孤岛。许多企业原采购周期长达两个月,其中一半时间消耗在不同物料单据的“翻译”上——同一物料,因其采购编码、入库编码等各不相同,各“孤岛”间不能理解。由此可见,海量工业品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极其重要。“唯有数字化和标准化的设定,才能建构起网格化的供应链,才能在变化来临时实现迅速分析、新供应商认证,以及供应链快速切换。”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现成的转型案例已有一些。京东集团副总裁孙志祥举例,在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中,华为仅用三天就实现了供应链网络的快速切换。当时,华为有28艘船、400余个货柜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拥塞航道,预计有123家客户将受影响。华为利用支撑其全球业务经营的数智平台,迅速对空、海、铁运数万条实时变化的路径展开百万级排列组合的大数据分析,预判事件持续发酵可能带来的塞港、铁运挤兑等风险,并通过预案模拟算出了最佳解决方案。最终,华为把80%的订单延误控制在两周之内,对客户的影响被降至最低。下转3版(上接第1版)

深度拥抱产业电商

上海许多企业已加速行动起来。

这从连续三年举办的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中便可见一斑。在线交易节是市经信委2020年起助力企业重构产业链的重要尝试,首届交易节交易额即超过100亿元,第二届更是突破300亿元,今年第三届需求更迫切。交易节主办单位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佩华介绍,“今年5月,我们及时整合了当时具有复工能力的企业,推出复工复产供应链平台,很快得到了宝山、金山、松江、青浦、奉贤等区50个园区的积极响应。园区由此找到抓手,服务对接了超过千家企业。7月,我们又联合十余家央国企的采购和供应链平台,成立数字化供应链产业联盟,推动上海形成区别于消费电商的产业电商集群新生态。”

据记者了解,产业电商,是企业“买买买”的电商平台。如针对C端的消费电商京东,在2018年开始针对B端布局“京东工业”,专注以“供应链+技术+服务”,在工业领域实践“链网融合”。在供应端,针对工业品型号规格复杂、长尾商品及非标品较多的痛点,京东工业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工业品标准化分类和商品体系;对需求端,京东工业在工业园区、厂区、产线旁,建起企配中心、京工柜、智能移动仓等基础设施,实现履约。

由此,企业购买工业品如上淘宝般方便,可在线上迅速寻源、下单,无须备货,即买即用。疫情后迅猛增长的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需求,使得京东工业短短数年便已服务近40%的世界500强企业、近50%的中国500强企业。“根据最新调研,企业在使用京东工业的技术和服务后,采购价格等显性成本降低15%,时间、管理、运营等隐性成本降低30%以上。”京东集团副总裁孙志祥说。

而在产业基础完整雄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金融体系丰富强大、航运中心畅通发达的上海,产业电商早在2005年左右就已发轫。当年,爱姆意、上海钢联等开始活跃,并成为政府部门重点支持项目。经历17年发展,上海产业电商走过了早年仅提供信息的1.0阶段,经历了赚取佣金、差价的2.0版本,如今正深度融入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开启了为企业降本增效、共创利润、分享服务的3.0阶段。

在第三届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上首发的2022产业电商创新榜中,共计40家上榜企业,其中80%或诞生于上海,或总部落子上海。上海产业电商在钢铁、机电、化工品等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如震坤行、西域供应链、云汉芯城等,多已成长为业内独角兽和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