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
2025年3月18日,“菁活植物活性水新品发布会”在第一食品南京东路店四楼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以“菁萃天然 活力新生”为主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关键词,邀请各界专家、企业代表等50余位嘉宾,共...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艺术展在沪开幕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舞台上,“今天不说话”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项目。自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杨烨炘发起以来,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不仅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上海艺术家...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郭成杰:长和港口未来主人翁不是美国公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最近,港口业务的变革再次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码头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与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有关,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的经营者究竟会是谁?根...
-
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开展“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
三月芳菲映初心,巾帼筑梦绽芳华。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于3月7日组织开展“文明有礼中建人”暨“赓续百年荣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活动,通过踏青赏春、健康科普、艺术创作等多...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上海汽车出口迎爆发期,抢占新能源赛道先机,欧洲销量一年增加两倍
发布时间:2022/07/27 财经 浏览:220
变化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在外国汽车制造商极难进入、本土品牌几乎一统天下的欧洲市场,中国车突然冒了出来。一位英国记者讲述自己选车经历时说:“欧洲市场上最吸引人的一些电动汽车,要么是中国制造(特斯拉),要么是中国品牌(上汽MG)。”
如果说个人感受不足以描摹全貌,统计数据则更能说明问题。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翻了一番。其中,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是欧洲,销量为上一年的300%。中国已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在上海外高桥海通码头,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以千计的新车——MG、大通、哈弗、奇瑞、极星、比亚迪……以及一些通身白色车罩、看不出品牌的汽车鱼贯驶入停泊在岸边的滚装船,等待被运往海外,有如国内汽车品牌的一次巡展。
中国汽车出口激增是国内汽车品牌共同发力的结果,其中的上海因素尤其引人注目。有这样两组统计数据:海外每卖出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造(包括出口和海外工厂制造);中国每出口两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那位英国记者所说的“最吸引人”的汽车(特斯拉、MG)其实都来自上海,都是新时代的上海汽车。
中国汽车出口的爆发来得有点突然,甚至连一些身在其中的车企都大呼没有想到。须知过去10年,中国汽车年出口量一直在100万辆上下徘徊。直到去年,激增到200万辆以上。今年上半年,上海等地虽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但汽车出口量仍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快速增长。突变的背后是可一不可再的偶然因素还是全球汽车产业的长期演化规律?中国汽车、上海汽车质变的时刻到来了吗?
7月21日,上海海通码头,首批千辆MG MULAN等待运往欧洲市场
中国汽车的样子
15年前,一个美国人看完上海国际汽车展后,提出一个值得中国人深思的问题:中国的汽车应该长什么样?
他说,在上海车展上,通用语言是中文,汽车设计词汇却是外文:意大利的内饰、德国的坚固、美国的硬朗。缺了什么?任何能体现中国汽车设计的元素。
那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拿来主义”盛行,难与国际同行竞争。在海外,仅有少量面向欠发达市场的出口。有人说,当时中国车出口就是“称重卖铁皮”。
15年后,中国汽车产业却是另一番景象。今年7月20日,首批千辆上汽MG MULAN(海外定名MG4 ELECTRIC)从海通码头出发,驶向比利时泽布吕赫港。这是上汽集团面向全球消费者设计的一款车型,今年登陆欧洲,明年还将进入全球六大洲重点区域市场,因而有“全球车”之称。
MG“全球车”的主要目标市场是欧洲。对于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要进入欧洲市场出了名的困难。MG的一位销售代表回忆,有一次他与一家德国经销商接洽,希望对方经销这一中国品牌。经销商态度谨慎,要求他交出车钥匙,并彻底检查了一辆MG,结果发现零部件来自博世、法雷奥、马牌等知名供应商。经销商得出结论:很棒。
后来,这家经销商同意将MG加入展厅,而且在挂出广告牌之前就售出了3辆混合动力车。“我根本没有做任何营销。”经销商说。
至今,MG在海外市场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服务网点约800个,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上汽国际党委书记赵爱民说:“我们希望消费者看到,中国制造在认真地做长期发展。”
两次跃升的背后
中国汽车、上海汽车出口井喷期出现在2021年,但伏笔其实早已埋下。回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有两大标志性事件常常被人提起:第一件是1983年第一辆国内组装的桑塔纳轿车在上海下线,以及后来上汽与德国大众成立合资公司;第二件是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建成投产。
合资公司成立之初,桑塔纳国产化率不到4%,为此上海牵头成立了国产化横向协调办公室和国产化共同体。经过十多年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90%。在此过程中,上汽大众不仅建立了现代化的汽车产业结构,也带动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如今,上海已成为全国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基地,集聚了众多企业总部和物流中心,有最完备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上汽从上世纪80年代起深耕整个汽车产业链,可以说没有上汽就没有整个长三角的汽车供应链。”
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建成投产带来上海汽车产业的又一次跃升。特斯拉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类似于苹果iPhone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它令本土供应商纷纷提高水平以达到国际标准。目前,特斯拉90%以上的零部件来自本土,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这些领跑全球的供应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换道超车”的核心竞争力。
“上汽与大众联姻,开创了各50%股份的中外合资;特斯拉则开创了外商在中国独资制造整车的先河。两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都体现了上海的魄力和眼光。”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说,“共处同一座城市,特斯拉和上汽形成了相互追赶、良性竞争、双向发力的局面。”
新赛道的契机
上海汽车加速走向海外,还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渐成熟。汤蕴懿说:“面对各国对碳排放的约束,全球主要车企都提出,在未来20年内全面转向新能源。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将形成每年1.6亿辆的庞大市场规模。”
借助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契机,中国车企大步跨越了落后于人的内燃机技术。新赛道上,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汽车产业在电池、应用端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欧洲新能源车起步相对晚,价格也比较昂贵,而中国的新能源车性价比更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刘明宇说。
当历史发生转折的时候,上海汽车抓住了机会。汤蕴懿说:“在欧洲这个汽车高端市场,特斯拉与上汽相互借力,展现了上海汽车的整体竞争力。”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共出口9.7万辆,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2倍多,MG在欧洲销量达4.5万辆,跻身瑞典、挪威等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前十。
“汽车卖出去只是第一步,之后紧跟着责任和义务,也就是怎样把市场巩固好,品牌形象维护好。这一长串工作需要大量的、持续的投入。”刘明宇说,“中国车企刚刚开始国际化,还需要对标优秀跨国企业,提高全球化运营能力。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