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物流业如何过“最难618”?靠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

新闻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打造绿色科技新地标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 保乐力加中国发起“为了TA,不酒驾”公益活动 倡导...

    2025年5月23日,上海——在“5·25”交通安全宣传日与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知名进口烈酒与葡萄酒集团保乐力加在倡导“理性欢聚”上又有新动作。今日,保乐力加中国宣布发起以“为了TA,不酒驾”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物流业如何过“最难618”?靠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6/06 财经 浏览:187

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今年的“618”电商促销节或许会成为有史以来的“最难618”。

有消费者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在“618”开启前一个月就已下单的商品,到现在还没收到货。还有消费者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商品下单后,上午还显示“已派送”,下午就被告知“快递员被要求居家,故无法正常派送”。

当“618”遇上疫情防控,不管是物流企业还是各大商家,都面临供应链管理难题。一方面,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升级,为物流企业正常运营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商家仓库分拣管理面临“招工难”问题,也对物流领域的流通环节形成较大挑战。

不过,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物流企业的流通环节,为众多企业提质增效赋能。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是否采取数字化策略将成为影响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物流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物流园区运营商普洛斯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往年,在每一次订单集中爆发的电商节期间,物流园区内总会出现商家“招工难、招工贵”的现象。在今年的“618”期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今年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升级,为电商运营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该负责人介绍称,传统的仓库设备和人工分拣模式既不能匹配海量订单下的高效要求,还会因销售旺季短期招工难等因素,带来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高企、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

旷视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因疫情影响,物流供应链领域整体运力大幅下降,带来原料供应短缺、下游企业生产中断、原料价格上涨等诸多问题,很多企业为了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开始更加关注仓储物流环节。

供应链传导也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压力。作为一家主营业务覆盖整车运输的企业,长久物流的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传统物流企业受上游影响较大,近年来表现尤为明显。以整车运输物流业为例,自2018年起汽车销量持续大幅下滑,汽车市场全面进入调整期,对以汽车为主要运输物资的物流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在长三角地区的货物量正在快速恢复,但还未恢复到疫情之前。对物流企业而言,这将是一个换手的过程,换手率或能达到30%。”上市公司四维图新下属子公司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寰卫星”)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货物量大约是平时的四分之一,预计未来两三周内可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能够挺过这次危机的物流企业需要具备三方面能力:一是有市场洞察能力,能洞察货物量的走势;二是有敏捷组织能力,能快速适应新客户;三是能利用好工具,包括从货物调度系统到车队管理系统等,掌握一系列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说,疫情的发生已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加速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催化剂。

长久物流方面也表示,当前降本增效尤为重要。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后,可通过系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业务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柔性生产。

“物流行业的竞争,上半场比拼的是规模和资本,需要通过‘烧钱’手段以价换量来完成;下半场拼的是效率,数字化程度将决定物流企业提质增效的程度。”一家快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物流企业进行下半场比拼的重要武器。如果一家物流企业日均运货量达到1万吨以上,却没有进行提质增效和结构优化,一旦扩大运货规模,很可能会导致亏损加大。”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物流产业链的企业也开始积极行动。在物流运输端,数字化正在深入渗透到传统物流行业的诸多环节。

“物流行业数字化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数字化软件;二是数字化硬件。”前述快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软件方面,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每个重要节点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优化;在硬件方面,公司可通过与外部公司合作,让前沿科技在物流实际运营场景中落地,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叉车、智能量房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正在助力不同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前述中寰卫星方面人士认为,对物流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工程,目前已全面建立起来这套系统的物流企业可能不及20%。这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针对数字化转型方向,目前物流企业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赋能传统物流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帮助物流企业提升运营效率、节约成本,在数据管理方面更加高效、智能,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长久物流方面表示,精细化管理每个物流环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诚然,数字化赋能可为物流产业链上的企业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但物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仍任重道远。

“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缺乏系统化建设,物流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人工消耗多、效率低、损耗大,客户满意度和体验差。管理人员大多是凭借个人管理经验开展工作,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能力,对现有的物流体系和业务流程缺乏优化和改进方向,缺乏资金投入。”IDC中国研究总监李连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物流管理是分散在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中的,如果订单管理、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缺少一体化管理,仅仅是单个环节的数字化改进,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

李连风认为,中小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关注核心业务,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平台服务,提高企业数据采集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整合电子商务、物联网等资源,加快终端自动化水平,使物流业务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运营。

“中国自2016年首次超越美国位居全球最大物流市场以来,一直保持总体体量的持续扩容以及发展质量的逐步提升。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国物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杨达卿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影响,叠加人口红利的退潮,为应对一线用工的紧缺,实现物流业降本提效的目标,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显得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