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培育文明风尚 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各社...
2023年11月至12月,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系列活动来到了成都规划馆、青羊区文翁社区、锦江区枫树社区、武侯区倪家桥社区等点位,配套主题宣讲巡演、廉洁文化主题讲座、正能量基层惠民公演...
-
自然而燃!京东物流连续7年服务上马赛事
11月26日上午7点,随着鸣枪声响起,2023上海马拉松(以下简称“上马”)在万众瞩目中开跑。出发!38000个决心已经按耐不住,38000位跑者用跑马的故事拉开序幕,用脚步丈量魔都的魅力,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
-
云道智造精彩亮相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
11月5日至6日,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大会围绕工业软件产业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应用、产业赋能、产业融合等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吸引了国内外工业软件/平台龙头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制造业...
-
大规模加快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届城市可持...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放大品牌效应 凝聚行业力量 “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
10月13日,在美丽的“鱼米之乡”常州武进,由中国旅游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江苏省旅游协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旅游协会、常...
财经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
“五五购物节”圆满收官 交行信用卡助力消费增量
自2023年4月底起,历时两个月的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于日前圆满落幕。作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五五购物节”已成为上海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要标志性活动。作为总部在沪的国...
上海:推进无缝续贷方式增量扩面,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降成本
发布时间:2022/03/29 财经 浏览:94
3月28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做好上海银行业无缝续贷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推进无缝续贷方式增量扩面,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贷款到期和续贷的无缝对接。
《通知》提出“十百千亿”总体目标,首期选取辖内15家试点银行重点推进,在全辖形成示范效应扩面推广,即力争首期无缝续贷增量达到100亿元,推广一年左右实现全辖无缝续贷增量达到1000亿元,累计帮助市场主体节约成本约10亿元,并在上海建立无缝续贷的长效机制。
同时,《通知》还提出,要切实提高“普惠型无还本续贷笔数占到期贷款笔数的比例、普惠型无还本续贷金额占到期贷款金额比例”两个占比,扩大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无缝续贷工作重点推进无还本续贷业务,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支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续贷产品的创新开发和推广,采用T+0、年审制中期流贷、随借随还等方式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无缝衔接,提升金融供需匹配性。
针对中小微企业续贷的痛点和堵点问题,《通知》提出“三零原则”,即在符合各行授信管理要求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重在对待客户申请要一视同仁,实现续贷办理无缝衔接。
《通知》还鼓励扩大市场主体续贷覆盖面,试点期和推广期以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为无还本续贷主体,同时鼓励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有需求的中型企业提供相应服务,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等。
在配套机制方面,《通知》提出了多项管理举措,包括实施“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管理,确保无缝续贷方式用于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成长性优异、信誉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应续尽续;强化“正向激励”+“尽职免责”管理,突出无缝续贷业务的激励力度,科学设定无缝续贷贷款不良容忍度,引导鼓励基层办实事;实行“年审制”+“抽查制”,加强信贷全流程管理,有效把控风险,防范风险隐患;开展“行业自律”+“品牌培育”,强化宣传引导,将惠企惠民举措传导至更广大金融消费者,做好供需对接,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有获得感。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将持续加强监管引领,完善小微续贷业务监管考核体系,对于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无还本续贷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风险,进一步提高监管容忍度,加大协同力度,优化政策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