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自然而燃!京东物流连续7年服务上马赛事
11月26日上午7点,随着鸣枪声响起,2023上海马拉松(以下简称“上马”)在万众瞩目中开跑。出发!38000个决心已经按耐不住,38000位跑者用跑马的故事拉开序幕,用脚步丈量魔都的魅力,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
-
云道智造精彩亮相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
11月5日至6日,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大会围绕工业软件产业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应用、产业赋能、产业融合等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吸引了国内外工业软件/平台龙头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制造业...
-
大规模加快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届城市可持...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放大品牌效应 凝聚行业力量 “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
10月13日,在美丽的“鱼米之乡”常州武进,由中国旅游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江苏省旅游协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旅游协会、常...
-
巨量千川产品玩法升级,助力商家双11抢先爆单!
直播间赛马严重,如何保持直播间高流入并实现转化留存?如何为直播间找到更精准的高意向人群?如何撬动更多新增量,探索更大GMV……伴随双11临近,如何抢占流量,并高效实现转化,以及如何探索高质量GMV成为不少商...
财经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
“五五购物节”圆满收官 交行信用卡助力消费增量
自2023年4月底起,历时两个月的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于日前圆满落幕。作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五五购物节”已成为上海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要标志性活动。作为总部在沪的国...
聚焦精益创业,长宁区全力推进虹桥智谷建设,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发布时间:2021/09/27 财经 浏览:203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黑湖科技与长宁区政府签订总部落地项目,依托长宁区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先发优势、区位优势,持续强化研发和业务团队,拓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合作伙伴,计划两年内打造以长宁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中心和能力中心;苏河汇,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孵化器公司,迄今已培育3000多家企业、带动数万人就业,由其运营的孵化基地达一万多平方米,以“终身孵化”理念为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依托20年“数字长宁”优势,众多这样的科创企业和双创载体在长宁区落子,成为长宁区正在全力打造的“虹桥智谷”中的活跃因子。据悉,虹桥智谷于去年底获批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近日,《关于全面建设上海市长宁区虹桥智谷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获市政府同意批复。
《意见》明确了“英才汇聚”“龙头赋能”“成果转化”“金融助力”四大行动,以及人才服务、载体提升、配套优化、活动引领四大重点工程。根据《意见》,虹桥智谷将打造数字经济高地,依托头部企业,加速形成产业生态圈和创新创业“磁场效应”。聚焦精益创业方向,将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长宁经验”和创新创业制度体系。到2023年,虹桥智谷将加快集聚培育成长型初创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基本建成高水平的示范基地;到2025年,虹桥智谷将打造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辐射赋能的起点、面向长三角国内创新创业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创新创业双循环生态的战略链接点。
全面布局:“主体+载体”夯实双创之基,营造创新创业热土
▲虹桥智谷东部片区的新微智谷园区。
据悉,虹桥智谷沿轨道交通2号线布局东、中、西三大片区,东部片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金融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新微智谷、联通数字产业大厦、多媒体产业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技术产业孵化空间;中部片区探索以数字技术赋能载体改造和城市更新,并助力数字经济创新企业集聚发展;西部片区,结合光大安石虹桥中心、东方国信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载体建设,持续吸引企业总部入驻,支持“科研、转化、服务、产业配套”为一体的功能性平台落地临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
▲临近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苏河汇打造的青奢孵化空间。
数据显示,虹桥智谷现已集聚双创优质载体空间29家,苏河汇平台已引入奔驰耀出行、锥智科技、好特卖等503家企业,带动共享经济领域约30万人才就业。13家创业孵化基地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今年培育初创组织396家,同比增长15.4%,为创业者提供各类服务1100余起。
长宁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叶鹏举表示,长宁区以“主体”“载体”联动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内部创新和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支持大企业构建孵化器、加速器等一批创新载体。“还将通过多层次人才服务、知识成果转化、战略资源整合、创投资本赋能、职业培训辅导等专业服务,为双创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与双创企业共同发展壮大。”
资源支撑: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根据《意见》,长宁区将积极推动数字服务相关要素在虹桥智谷集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构建更具活力的双创产业生态。同时,坚持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发展方向,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海内外人才引进机制,形成更加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深化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品牌效应和“虹桥人才荟”站点建设,推动虹桥智谷成为长三角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窗口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将探索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加速实验室成果“技术产品化、商品化”的最后一公里。
虹桥智谷的建设需要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创新载体、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等凝心聚力,为进一步拓展“朋友圈”,26日,长宁区成立双创服务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微系统所、硅酸盐所、新微集团、东华大学科技园、苏河汇等,打造形成覆盖资本、产业、项目、载体、技术等在内的区域创新群落,各类要素资源高效协同,构建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同时,虹桥智谷双创示范基地还与2017年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进行了联建,双方各自发挥政策、科研、资源、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优势,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双创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