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松江这所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让学生作品飞起来!

新闻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实现全覆盖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财经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

松江这所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让学生作品飞起来!

发布时间:2021/12/12 教育 浏览:141

“很多人认为,制作风筝是老年人的爱好,十多年前我也这么想。其实不然,这些年来,它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也有了生命力。”提起风筝,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华实初中)风筝文化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刘洪军颇为自豪。前不久,该校因风筝特色课程,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深入钻研 探寻风筝文化前世今生

采访伊始,刘洪军从一个黑布袋子里掏出一沓有些泛黄的白纸,白纸间夹着些透明的塑料板,塑料板上绘制着各种风筝样图。“这些都是宝贝。”言语间,他随手抽出几张,每一张造型图都被一个规整的圆圈紧紧圈住,有的形似燕子,有的形似龙头。刘洪军重点介绍了一张张开双臂的人体图。“达芬奇的《威特鲁威人》,又称《神圣比例》,被誉为‘最美人体图’。沙燕风筝和龙头风筝的构图和它类似。”刘洪军说。

除了将中国传统风筝的构型与国际公认美学进行对比,刘洪军还将探寻的视角对准了文学领域。在一篇近5000字的《曹雪芹与沙燕》探究文稿中,他根据熟读《红楼梦》《废艺斋集稿》《瓶湖懋斋记盛》等文学作品的所知所感,大胆推断曹雪芹是一名擅做沙燕风筝的高手。“制作风筝也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风筝相关的文化知识,唯有这样,做出来的风筝才‘灵’。”刘洪军说,在华实初中,风筝的前世今生与奇闻异事常常穿插于风筝教学中。

创新思维 传统技艺也能与时俱进

制作风筝就像绣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制作这么一只小小的风筝,共有72个步骤,耗时大约13小时。”采访当日,刘洪军以掌心沙燕风筝为例,告诉记者。

在学校专门辟出的风筝陈列馆,记者看到,从文字到图片,从古时风筝的发明到现代风筝的创新,从硬翅、软翅到板鹞,从单体、长串到立体,偌大的陈列馆被布置得满满当当。

“陈列馆不仅仅是风筝作品的展示,更是风筝精神的传承。”研究风筝12年,刘洪军常常会为风筝的未来做打算。在他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也要与时俱进。最近几年,他和同事们尝试在风筝制作和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材料。“选用丙烯颜料画彩花,不易褪色,于收藏有益;给风筝装上摄像头,可以发挥无人机的作用;融入拓印元素的风筝表现力更强……”刘洪军说,在学校的风筝制作创新实验室里,老师们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展开头脑风暴。

学科融合 风筝成为学校发展基因

老手艺如何焕发新生机?在华实初中,刘洪军欣喜地看到,风筝制作不单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更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质。学校党总支书记姚玉芳直言:“风筝文化进校园,绝不是图热闹、图新鲜,它是一项筑魂工程、着底色工程。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新亮点、新突破。”

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后,学校又开始了新一轮“谋篇布局”。眼下,学校正着手以“刘洪军美术工作室”为主导,在社团拓展课程的基础上,将风筝文化融入语文、数学、物理、美术、劳技等基础学科,并成立了风筝课程研发小组,明确了历史教师聚焦风筝历史、体育教师主打风筝运动、美术教师专攻风筝绘画、劳技教师侧重风筝制作、语文教师构建风筝故事的教学分工定位。此外,学校还尝试将风筝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衔接,形成家校互动、社区联动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