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人才四方辐辏,“科技树”在浦东茁壮成长

新闻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打造绿色科技新地标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 保乐力加中国发起“为了TA,不酒驾”公益活动 倡导...

    2025年5月23日,上海——在“5·25”交通安全宣传日与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知名进口烈酒与葡萄酒集团保乐力加在倡导“理性欢聚”上又有新动作。今日,保乐力加中国宣布发起以“为了TA,不酒驾”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人才四方辐辏,“科技树”在浦东茁壮成长

发布时间:2022/07/15 科技 浏览:294

“如果把浦东张江的发展比作一棵茁壮成长的‘科技树’,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这棵大树的根部,源源不断地为科创高地输送人才。”上海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总监周宇回忆起4年间自己与同事们的工作时如是说。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被称为“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考察。面对现场的科技工作者,他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当天,作为展厅内高校创新展区的讲解员,时任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周宇现场与学生互动配合,为习近平总书记演示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作为地球上“长”得最快的90后,浦东自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从农田房舍“长成”世界瞩目的现代化城市,每一次转身,它都承载着人们的期待。

三十余载创新创业之路,浦东始终把“科技先行”战略放在首要位置。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浦东的这六大核心产业,为未来浦东乃至全国带来了超过万亿的产业机会。

如今,张江集聚了一批大科学设施、科学平台和一流创新型院所。这里还有着最前沿的创新能力、集聚的创新产业、活跃的创新人才、优越的创新生态以及丰硕的创新成果。

简而言之,浦东肩头的担子,一头挑着“科技”,一头挑着“创新”。

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回头看去,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关切,在浦东落地生根,在张江茁壮成长。

如今,走上学校人才管理岗位的周宇依然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张江考察时的嘱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最新的数据显示,上海科技大学85%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学校5公里范围内的张江科学城就业、创业。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走出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基础科学研究装置发达的区域继续成长。”周宇兴奋地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张江科学城时上海科技大学所展示的4项人工智能成果中,已经有3项实现产业转化。

吕文涛是上海科技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2018年,他所设计的“亿万像素光场系统”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在张江科学城展示。本科毕业后,吕文涛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

2020年,吕文涛在读研究生期间,在张江创建了岱悟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挖掘数字三维的价值,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多个场景之中,助力打通数字城市与智能城市的最后一道鸿沟。2021年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周宇坦言,上海科技大学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不断发挥党在把方向、保大局上的关键核心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对国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贡献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一种浦东特色,一种全球范式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都是党中央交给张江的光荣任务,是科学城肩负的双重使命。”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彭崧说。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公布。随后,酝酿已久的《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正式公布。

规划提出,到2025年张江科学城将打造成为大师云集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硬核主导的高端产业增长极、共治共享的创新生态共同体、活力四射的国际都市示范区。

数据显示,张江示范区已经集聚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1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40所大学,近10万家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这里年度发明专利授权超过1.5万件,PCT专利申请超过2300件,近两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占全市85%以上。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历经30余年,浦东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也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

如今,站在巨人肩膀上再次起航,我们有理由相信,浦东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