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一图看懂《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
-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卡领域的代表性盛会,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品牌与收藏爱好者 ,共同见证收藏卡文化的蓬勃发展...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中央定调2022年中国经济,5大新提法释放重要信号
发布时间:2021/12/07 财经 浏览:382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中国经济怎么干进行了定调,其中有一些新提法,释放重要信号,值得关注。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总基调很重要。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相比往年的“稳中求进”,这次多了四个字:“稳字当头”。这释放什么信号?
观察人士认为,更加强调稳增长,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下的现实要求。
12月6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好复苏态势,但在不确定不稳定的疫情和外部环境中,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风险挑战较多。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0%,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3%左右。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所以要遏制下滑的势头,必须要更加重视稳增长。尤其是明年世界经济预期放缓,外部需求将会收缩,今年中国外贸20%以上增长的好日子明年可能难再现。所以要稳中求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来从容应对当前以及未来面临的国际国内新挑战。
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提法并未变化。但是财政政策明确“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在外界看来这一提法意味着侧重点有了变化。
徐洪才认为,“精准”意味着更多定向调控、“滴灌”,重点瞄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民生领域等重点和薄弱环节;“可持续”意味着量力而行,不要过度加杠杆,防止负债太多,注重防范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记者表示,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财政政策需要继续保持积极力度,提升效能。一方面是继续保持适当的赤字规模,适当前移财政支出节奏;另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两新一重”建设、技术改造、产能绿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支出助力供给侧固本培元,同时在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扩大供给,提高品质。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对于明年的房地产,会议强调,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中央对于明年房地产的定调有新变化,相比去年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次增加了一个新目标,即良性循环。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记者表示,这句表述非常重要,是对房地产给予明确支持的信号。说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很关键,市场不好会引起房企的暴雷风险,房企的风险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所以此次提“良性循环”,是对房地产产业链的一次重要表述 ,有非常强的信号意义。
徐洪才认为,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整幅度比较大,一些过去盲目扩张、财经纪律自我约束不严的企业在这场调整中栽了跟头,房地产市场要逐渐恢复平静、稳定,防止大起大落,这至关重要,毕竟房地产在经济中举足轻重。
冯煦明表示,近期房地产投资、销售、土地出让等指标出现了一定放缓迹象,须审慎管理四五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做好稳房价、稳预期工作,避免硬着陆。尤其要避免房地产企业在“三道红线”压力下为补充流动性出现过度降价促销,引发部分四五线城市房价下跌压力,反而进一步加剧房地产行业债务风险。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除了房地产,还有一个良性循环也受到关注。
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徐洪才指出,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就是要改变过去三者各走各的碎片化的状态,三位一体,形成联动。科技创新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产业转型升级怎么加强也不过分,金融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效力怎么讲也不过分,但是三者形成联动,畅通循环,这还是第一次提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近日公开表示,中国到了一个需要把产业、科技、金融转变为良性循环的关键时期,这种循环建立得好坏,关系到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让这三者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循环,可能是未来的关键。
陈道富认为,要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还需要相互“看见”、“看懂”。科技、产业、金融这三个领域,很多优秀成果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相当于“黑箱”。所以金融要支持科技创新,首先要“看见”科技成果,要“看懂”并能评估科技成果未来潜在市场价值。这个时候需要桥梁,即连接科技和产业,或者是科技与金融,或者产业与金融之间的桥梁。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在徐洪才看来,会议专门提到“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这是一大亮点。新的生育政策落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现在我国人口出生率上不去,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尽快让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近期,全国多地密集修订计生条例,加码生育福利,延长生育假期。许多省份将生育假由过去的30天延长到了60天,也有省份延长产假60天甚至90天,并且增加育儿假。
按照惯例,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快也将召开。届时,2022年中国经济工作脉络也会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