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上线全链路电子信息系统,为全国门店提供数字化分析与智慧运营支持。 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采购、仓储、...
-
入围只是起点:三陶锚定智能教育十大趋势,打造AI...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指导的“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三陶教育申报的《三陶AI智能学习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育人系统支持与课堂教学范式重塑,实现教育公平技实...
-
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张江科学城“科技×民生”高端对话论坛
近日,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向“新”出发·“质”行高远——张江科学城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暨张江“尖峰”论坛。本次峰会由“五个张江”(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委员会、中共上海张江(集团...
-
东孚上海公司多伦路项目获评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
近日,四川北路街道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暨2025年度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东孚上海公司作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单位代表受邀参加,并被授予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区域化党建突出贡献单位。 ...
-
中建东孚华漕项目“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开足马力打...
近日,东孚上海公司华漕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桩基施工许可证、项目交地确认书,实现“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创下获批速度新标杆。 项目自成立以来全力推动开发建设工作,组建攻坚小组,通过...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金融司法环境成上海软实力“名片”
发布时间:2021/08/21 财经 浏览:350
一家新加坡银行,一家山东企业,地域上和上海没有关联,业务上也不经过上海。但是,两家企业却在谈好1亿余美元的合同后,相约来到上海一家咖啡馆里正式签订协议。因为信任上海金融法院,两家在谈判时约好,选取上海金融法院作为纠纷解决地,为此特意赶到上海签了合同。
作为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家专门的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3年来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21744件,审结20050件,受理案件总标的额5469.9亿元人民币。上海金融法院推出一系列保障金融司法环境举措,受到国内外企业、投资者的广泛好评,已然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一张闪亮名片。
大力保护中小投资者
今年5月11日,中国首起普通代表人“集体诉讼”案在上海金融法院一审落槌,标志着中国在司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创立于1984年的飞乐音响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却在2019年11月遭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处罚,认定飞乐音响因项目确认收入不符合条件,导致2017年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收入、利润虚增及相应业绩预增公告不准确。300多名股民据此认为,飞乐音响应该赔偿因虚假陈述造成的损失。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来自上海代表团的人大代表提出的证券市场“割韭菜”问题,曾引发广大投资者共鸣。案件数量多、司法成本高,投资者损失难以具体计算,单个投资者维权成本过高……制度上的不完善,让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反过来又影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伊始,便在保护中小投资者、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破冰”。2019年1月,上海金融法院在全国首创“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发挥示范案件的引领作用,妥善化解其他平行案件。其又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等专业机构合作,制作了“多因子量化计算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等行为造成的投资者损失。针对单个投资者维权成本高的难题,上海金融法院设立“中小投资者保护舱”,全面实践普通代表人诉讼制度。
飞乐音响被判构成虚假陈述,需赔偿300多名原告共计1.23亿元。更重要的是,该案判决生效后,如果还有其他投资者想要索赔,且事实与理由与本案相同,可以直接适用本案裁定,无需另外开庭,极大减轻了投资者的维权成本。
“我们通过审理典型案件,厘清了市场规则,规范和引导了金融交易行为,保护了投资者权利,最终营造了法治化的金融市场环境,提升上海这座城市的‘软实力’。”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说。
公正司法获国际认可
纵观过去几十年间国际上的几大金融中心,不难发现,司法“软实力”始终是背后重要的制度性支撑。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在跨境商事纠纷方面的法律建设亟须加强。2019年时,我国只签订了39个关于民商事判决承认和执行的双边条约,且主要为非发达经济体,绝大部分是普通的合同和侵权类民事案件,金融案件很少。
2020年,上海金融法院在审理一起境内公司与境外关联公司金融纠纷时,判决认可香港法院依据双方签订的“维好协议”作出的判决。该案也成为内地法院首例裁定认可与执行涉离岸债券“维好协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裁判案件。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教授黄辉表示,本案判决充分显示了上海金融法院的专业性和开拓精神,对于“维好协议”涉及的诉讼主体适格性、判决终局性和公共利益认定等问题做出了合理判决,具有重要的规范指引作用。
审理全国首例外国人隐名代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权转让纠纷案、认定原油掉期交易中违约事件及违约责任应依约适用国际惯例(ISDA协议)、确立香港仲裁程序中当事人申请内地法院财产保全的审查标准……3年来,上海金融法院审理了一批重大跨境金融案件,受到境内外广泛认可,极大提升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
在审理案件之外,上海金融法院还注重发挥司法引领作用,提升上海法治“软实力”。定期发布涉外、涉港澳台金融案件审判指南与典型案例,提供相关案件审理指引,为涉外金融交易主体提供稳定的裁判预期……让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跨境金融交易纠纷进入我国司法程序,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国际金融交易规则的解释权和话语权。(记者 王闲乐)
原标题:上海金融法院3年来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21744件,厘清市场规则,规范和引导金融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