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spendi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拒绝“大数据杀熟”,上海给数据“立规矩”

新闻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打造绿色科技新地标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 保乐力加中国发起“为了TA,不酒驾”公益活动 倡导...

    2025年5月23日,上海——在“5·25”交通安全宣传日与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知名进口烈酒与葡萄酒集团保乐力加在倡导“理性欢聚”上又有新动作。今日,保乐力加中国宣布发起以“为了TA,不酒驾”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拒绝“大数据杀熟”,上海给数据“立规矩”

发布时间:2021/10/28 消费 浏览:292

同一家酒店、同一种房型,价格却“因人而异”,差价能达百元……日常网络消费中,消费者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价格套路”,背后则折射着“大数据杀熟”。上海,正试图从地方立法层面根治这一“顽疾”。昨天,《上海市数据条例(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二审,与会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公众代表等纷纷表示,对交易价格等方面的“差别待遇”要厘清职能部门职责,避免出现“无人管”的现象。

据介绍, 《上海市数据条例(草案)》是上海主动适应社会对数据资源利用新需求而创设的一部综合性地方法规,将有助于促进数据流动,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为何产生大数据“杀熟”现象?这源于个别企业对用户数据的“滥用”——把基于大数据算出的用户画像用于所谓“精准营销”。

不少代表在此前公开征询意见中均谈及这一问题。就拿“点外卖”来说,在“算法之手”推动下,一些老顾客被视作黏性更高,即便在同一家店,也可能被匹配到更高价格。

《条例(草案)》讨论过程中,数据处理人的“权限”成为讨论焦点。不少市民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要对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差别待遇”进行管理识别。人大代表也纷纷表示,由于数据管理具有跨领域特征,要界定相关部门职责。

同样,在手机上安装应用软件,许多人会遇到如下情形——弹出隐私协议让你“打勾”,一旦选择“不同意”,应用软件的许多功能便无法使用。面对“霸王条款”,许多人默默吃下哑巴亏。

对此, 《条例(草案)》拟明确“严保护”理念。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一致认为,充分保障自然人的知情权很关键,要从顶层制度设计中前置化解有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

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被赋予更多期待。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数据资源,也成为此次数据立法中的关键。

“这涉及到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平衡,”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说,从政府到企业,不同主体在数据开发利用中的角色各不相同。他特别关注到了上海在规范数据开发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探索。譬如,目录清单管理、分类共享机制、授权开放运营等。而反映在此次《条例(草案)》中,拟针对公共数据开放清单作出一系列规定,包括明确数据开放范围、类型、条件和更新频率等。

邵志清认为,一系列制度设计,都是为了让数据在安全前提下高效流动。其中,实现数据要素的“可用不可见”尤为关键。所谓“可用不可见”,指的是数据开发利用主体在不直接接触原始数据的前提下,通过传输需求和部署算法而得到计算结果。这样一来,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安全系数也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