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培育文明风尚 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各社...
2023年11月至12月,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系列活动来到了成都规划馆、青羊区文翁社区、锦江区枫树社区、武侯区倪家桥社区等点位,配套主题宣讲巡演、廉洁文化主题讲座、正能量基层惠民公演...
-
自然而燃!京东物流连续7年服务上马赛事
11月26日上午7点,随着鸣枪声响起,2023上海马拉松(以下简称“上马”)在万众瞩目中开跑。出发!38000个决心已经按耐不住,38000位跑者用跑马的故事拉开序幕,用脚步丈量魔都的魅力,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
-
云道智造精彩亮相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
11月5日至6日,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大会围绕工业软件产业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应用、产业赋能、产业融合等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吸引了国内外工业软件/平台龙头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制造业...
-
大规模加快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届城市可持...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放大品牌效应 凝聚行业力量 “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
10月13日,在美丽的“鱼米之乡”常州武进,由中国旅游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江苏省旅游协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旅游协会、常...
财经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
“五五购物节”圆满收官 交行信用卡助力消费增量
自2023年4月底起,历时两个月的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于日前圆满落幕。作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五五购物节”已成为上海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要标志性活动。作为总部在沪的国...
浦东新区全面施行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
发布时间:2022/03/05 新闻 浏览:132
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实行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是尊重市场主体自主权、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重要保障。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对浦东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公布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也即将施行。
今年2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以下称《确认制若干规定》),该法规将于2022年3月15日施行。
3月3日,记者从市人大了解到,这部法规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制定的第七部浦东新区法规,将与去年制定出台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一起,打出一系列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是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性制度。通过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率先在浦东新区探索确认制改革,对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确认制若干规定》着力构建市场主体自主申报、登记机关形式审查的登记确认制模式,赋予市场主体更大的经营自主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遵循的总体思路是:一是牢牢把准“放管服”改革的主线,以放宽准入落实市场主体自治,以信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以优化服务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二是对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推进商事领域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三是准确把握商事登记制度的发展趋势,培育市场主体的合规责任与社会责任,营造规则公平、预期稳定、公开透明的良好市场秩序。
“放”——创新市场主体登记确认体系
《确认制若干规定》明确将市场主体登记行为定义为行政确认,持续“放”宽准入条件。
一是名称登记实行申报承诺制。
二是市场主体仅需将主营项目、许可经营项目以及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项目申请登记。
三是推出“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有限住所资源的集约利用。
四是推进备案事项改为自主公示。通过一系列“放”,有效减少登记机关对市场主体准入的行政干预,有利于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放权赋能,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管”——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确认制若干规定》创新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坚持以“管”促“放”。结合“放”的具体情形,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开展针对市场主体自主公示事项和留存文件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并探索创新对市场主体的登记事项或自主公示信息的信息标注制度。
创设性规定市场主体未及时公示有关材料和事项或者公示的信息违法、虚假、遗漏的,监管机关可以采取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等处罚手段,同时建立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依法撤销机制。法规还对市场主体托管机制进行创新,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服务机构的共治功能,督促市场主体履行相关义务。
“服”——创新便利登记举措
《确认制若干规定》推出优化服务的若干举措,持续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通过优化登记流程,便利市场主体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全程线上办理登记;通过简化登记材料,实现尊重市场主体意思自治;以电子营业执照为载体,归集各类电子许可证信息,实现电子证照“一照通用”。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为有效保障《确认制若干规定》法规实施,达到预期成效,下一步,浦东新区将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及市大数据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确认制的实施提供信息化支撑。同时,在市市场局指导下继续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持续完善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体系,为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总结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