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十四五”期间,上海新增商品住房40万套、租赁住房超42万套(间、床位)

新闻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即交付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

3月28日,中国首个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暨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仪式在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举行。...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创产业为什么强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

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凸显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十四五”期间,上海新增商品住房40万套、租赁住房超42万套(间、床位)

发布时间:2021/08/14 新闻 浏览:144

 

今天(8月13日),《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将新增供应商品住房约40万套、租赁住房超42万套。针对社会关注的“拎马桶”问题,《规划》进行回应,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成片、零星旧改。

当前,上海住房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针对新问题与新挑战,《规划》有哪些亮点和解决方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管理部门和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数据显示,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7.3平方米。“上海住房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十四五’规划需要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审视和研究住房发展。”市房管局政研室负责人表示,新规划聚焦“心中有人”,以更高水平实现住有宜居。

每期住房规划的编制背景与城市发展阶段密不可分。相比往期规划,“十四五”规划呈现新特征。上海师范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崔光灿告诉记者,“十五”期间,住房规划突出房地产业,以及房地产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一五”规划强调调结构,特别是增加新建商品住房的供应量;从“十二五”开始,上海开始强调“住房发展”理念,聚焦“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十三五”住房发展突出租赁住房建设;“十四五”期间,供需平衡、职住平衡、民生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平衡成为重点。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院副院长严荣坦言,上海住房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供需方面总量已经满足,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总量已经满足;住房保障方面的精准性上有待提高;品质方面,“老、小、旧、远”还需要持续攻坚。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住房发展环境发生新变化,《规划》从大城市住房发展的突出问题出发,以满足常住人口合理的住房需求为导向,统筹协调住房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深化住房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与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住房政策体系,更好服务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节奏时序,助力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发展,服务五个新城建设。

随着住房需求状况、住房治理领域发生变化,《规划》顺应了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多样化等需求变化趋势,加强精准供给,不断提升居住品质,满足各层次居民的居住新需求。推进房管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房管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租赁住房供应占比40%

不同于“十三五”期间强调租赁住房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上海更强调租赁住房的供应。

《规划》指出,上海正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等国家要求,增强租赁住房,特别是保障性租赁房供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管理制度和配套支持政策,既强化政府保障作用,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

优化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结构。“十四五”时期,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其中,租赁房22万套(间)、宿舍床位20万张。继续规范代理经租住房30万套(间)。

在商品房方面,实现“平稳”发展,落实长效机制。深化落实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要求,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供应结构,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机制。

“十四五”时期,新增供应各类住宅用地面积4000公顷,新增供应商品住房4000万平方米、约40万套。郊区新增住房重点向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等集聚,更加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上海坚持租购并举,将继续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以稳定就业、稳定居住为导向,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租赁体系,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机构,规范租赁住房市场秩序。”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保障性住房也要“协调”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住房保障标准,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在做好上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十四五”时期,新增供应保障性产权住房约23万套。

加装电梯预计超一万台

在新规划中,上海首次把“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纳入其中。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速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预计达到1万台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各类存量房屋建筑面积达14亿平方米,其中居住类房屋约7亿平方米。上海市房管局城市更新处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更新”发展存量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增存并重,留改拆并举,妥善保护好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里弄街坊。在做好新增住房供应的同时,提高城市有机更新显示度。

如,突出两个中心城区成片、零星旧改全面完成,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规划期内,力争提前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重点三个聚焦,统筹推进各类旧住房更新改造5000万平方米。聚焦底部抬升,全面启动以拆除重建(含原址改建)为主的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小梁薄板房屋的更新改造。聚焦民生需求,全面完成旧改范围外的无卫生设施的老旧住房改造。聚焦空间优化,优先启动实施新城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旧住房更新改造、加装电梯。

“五个新城都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在‘十四五’期间,新城在住房发展方面,同样注重增存并重,不仅仅注重新建住房,也同步推动城市更新。”业内人士解释道。

“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相同步,同时启动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