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淮海国庆献礼,服务全球用户打造世界品牌
当2024国庆的钟声在中国的大地上回荡,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淮海,也正以荣耀之姿,将美好的祝福投射到“世界之窗”——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这既是对祖国华诞的深情献礼,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世界、引...
-
花式过节,“情”满越秀!YUE OFFICE引领办公生活新...
随着技术浪潮和时代进阶的席卷,楼宇经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阶段。众多写字楼的运营策略从重视开发到重视运营的转型,采用多元化和多维度的运营模式,从提供基础办公空间转变为情绪价值的缔造者、产业价值的...
-
2024年9月14日GALA BAY 尚悦湾首届“即墨非凡”市集 ...
2024年9月14日,GALA BAY 尚悦湾首届“即墨非凡”市集正式开街。本次活动作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浦东系列主力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活动之一,受到了多方关注与支持。浦东新区区委常委、...
-
淮海品牌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国货争光,打造...
中秋佳节,月圆如镜,映照出团圆的美好愿景,也寓意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这全球同庆的时刻,淮海以沉稳而自信的步伐,于纽约时代广场上,透过纳斯达克“世界之窗”向全球用户传递来自中国品牌的诚挚祝福。此举...
-
2024浦江创新论坛顺利举办,趣链科技展现“独角兽”风采
9月7日,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主题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主宾国匈牙利总统舒尤克·道马什向论坛致贺信。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更可及更便利,“三伏天”的上海养老生活这样打开
发布时间:2021/07/15 新闻 浏览:301
来源: 文汇报
淮海中路街道合二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徐敏兼职包干当地的上门送助老餐任务,这一送就是四年。
老人在龙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邻里食堂用餐。
刚结束了梅雨季的上海,便又无缝衔接地进入了一年中最热“三伏天”。家住闵行区华漕镇的朱阿婆这几天却“闲不住”,天天忙着赶去家附近的一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这里有好多‘伙伴’,比在家里开心多了。”朱阿婆说。在上海,长者日间照料中心有个亲切称谓“托老所”。越来越多老人像朱阿婆一样选择“入托”,不仅能与“同龄人”交流沟通,更能借由专业课程延缓衰老速度,过上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36.1%,深度老龄化正重塑这座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记者在市人大常委会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会上获悉,多项涉及养老的民心工程项目实施已过半。譬如,年内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完成35家),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已完成133家),新增5000张养老床位(已完成3555张)等。让养老服务更可及、更便利,成为“十四五”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从“一键通”到“手机课”,数字化改变养老生活
城市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市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动动手指、触摸屏幕,不必在烈日下等待,从预约挂号到叫车出行,统统可以“一键”搞定。
“叮铃铃……”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北汪小区,居民洪阿姨的家里响起一阵铃声。它来自处于“试水期”的“为老服务一键通”终端设备。接通后,洪阿姨收到来自长宁区智慧为老服务平台的贴心提醒:“您的看病时间请不要忘记,预约挂号已完成。”确认信息后,洪阿姨还预约了一辆出租车。几分钟后,车辆来到家门口,洪阿姨笃定地搭车前往医院。
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老年人也正逐步跨越“数字鸿沟”,享受到更多“数字红利”。“手机课”是当下上海老年人之间火热的社交话题。今年初,“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首次被列入上海市实事项目,目标为100万人次。如今,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目前已服务51万人次。
这个夏天,许多住养在机构的老年人还可“解锁”新体验——线上问诊、药品快递到“家”。针对郊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能力相对弱的现状,上海正试点推进互联网医院进养老院。目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松江区4家养老院合作,轻度患者无需“折返跑”,在手机上便可完成线上问诊,药品“直配”养老机构。下一步,这一举措有望在全市逐步推广。
研究制定更多政策,积极“留住”养老护理员
越是遇上极端天气,有一劳动群体——养老护理员的作用就格外凸显。老人们降低外出频次,种种生活刚需,都需依靠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实现。
赵琼琼,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一名95后养老护理员。入行近6年,与老人们朝夕相处培养下的感情,一直让她割舍不下。有一次,她请假没去上班。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看见一位老人坐在电梯厅,她朝小赵挥挥手说:“你昨天怎么没来啊?”那一刻,赵琼琼相信,所有付出都会有回报。
“老年护理领域的医护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一定要积极研究制定更多政策,鼓励年轻人进入这一领域。”市人大代表朱爱琴说。
据悉,《关于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的指导意见》日前出台。不久前,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还发布了2020年度工资监测结果。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通过发布监测结果,有利于引导更多养老服务机构合理确定护理员薪酬待遇。
养老设施改造更新,确保“家门口”服务
炎炎夏日,吃西瓜、摇蒲扇,曾是老上海最为熟悉的夏日市井生活。城市更新之下,老人们如何重拾往日充盈的社交生活?
被视为上海养老服务领域“基本法”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施行已满百天。其中特别谈及一项刚性指标: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当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40平方米。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透露,为将这一刚性指标压实责任,市民政局与市规划资源局共同编制新一轮的《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25年)》。在保障养老用地基础上深化“用房管理”,完善老旧住房改造、城市更新、乡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养老设施建设要求和配套政策,加强存量空间利用、社会资源供给、医疗服务支撑。
这些年,上海在规划乡村振兴时,往往会“搭上”养老服务。“这就是农村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奉贤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试点的一个养老社区项目正源于产业振兴规划,其最初牵头者是主管农业的部门。项目推进中,他们逐渐发现,农村养老需求与产业振兴并不能割裂看待。在不少业者看来,农村养老社区并非简单的养老院,更类似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养老社区,其意在让老年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