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静安国际创新走廊聚焦“全球化创业”
发布时间:2021/08/25 商业 浏览:147
记者日前在静安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静安区将“一轴三带”区域作为“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范围,打造“静安国际创新走廊”,未来5年将以全球化创业为主导方向,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双创示范基地”品牌。
“静安国际创新走廊”以南北高架为纵向发展轴,串联起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2.6平方公里)、苏河湾滨水商务集聚带(4.3平方公里)、中环两翼创新创意集聚带(7.1平方公里),共14平方公里。走廊依托狭长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梯度合理的国际化创新创业发展格局。结合发展特色和资源禀赋,“静安国际创新走廊”的打造将聚焦“全球化创业方向”,期望能为全球化创新创业提供“上海方案、静安模式”。
静安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静安区国际化、高端化的产业经济优势明显,正在大力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是国际合作活跃、国际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高地。区内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2家,其中欧莱雅、飞利浦、科勒、百时美施贵宝、恩智浦等9家总部设立了研发中心。区域国际化专业服务优势突出,集聚了包括毕马威、贝恩、罗兰贝格、霍金路伟等GaWC名录中的全球服务机构43家,占上海市GaWC名录企业数量的1/3。这些将为在静安区开展国际创新创业协作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
为支持“静安国际创新走廊”打造,静安区日前围绕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完善双创投融资机制、完善财税运行机制、健全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等五个方面,形成了“20条改革措施”,包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改革试点、实施“一业一证”等改革事项;推动外汇结算便利化试点,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审核权下放至区级;支持创新主体利用专利优先审查通道,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商标业务受理等窗口服务落地等。
静安区规划,到2023年将基本建成高水平的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国际化+数字化”产业集群,集聚一批面向国际国内的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精品示范项目;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基地,深入推进具有静安特色的首创性改革和精准化突破举措,努力成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特色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