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automobil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上海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直面万亿级智能网联市场

新闻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揭晓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 苏州河畔结伴游 上海举办沪台青年交友活动

    3月20日,“很高兴可以和大陆青年一起深度游玩苏州河沿岸,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台湾音乐女教师杨育欣19日在苏州河畔参加“缘聚SH寻YOU苏河”沪台青年交友活动时对媒体说。 此次活动吸引60余位工作、生活在上海...

  • 聚焦如何建设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届中国能源行...

    3月18日,以“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活动采用线下论坛、线上直播连线双模式,聚集能源领域的政府机关代表、能源领军企业高管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

财经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

  • 浦发银行推出共享作业模式 以服务效率为导向 切实...

    日前,浦发银行通过共享作业模式,成功为办公地点位于上海浦西的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近完成在该行临港支行的开户业务。2023年以来,浦发银行在自身效率提升方面不断挖潜,牢固树立“让开户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思维...

  •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过1亿美元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1亿美元 近日,133吨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的进口芝麻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充分发挥“绿色通道”效能,实现当天查检、放行、出证全流程。 今年以来,外港海关...

  • 沪浙毗邻地区携手成立这个组织,整合各自优势推进...

    近日,沪浙毗邻统战“农创新联会同心促共富”主题活动暨“机关建设年实干谱新篇——做一周村居干部6.0版”调研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山区廊下镇举行。在现场,沪浙毗邻农创新联会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毗邻地区新联会合作...

上海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直面万亿级智能网联市场

发布时间:2022/01/11 汽车 浏览:122

上海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直面万亿级智能网联市场,塑造高可信的数字安全“底盘”

抓机遇,做汽车网络安全产业“发动机”

能否跨前一步,在智能汽车进入市场之前和后续迭代升级过程中,给予更多的网络安全指导?这是许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心声。

2022年1月8日,作为上海市网络安全领域首个协同创新中心,由上海大学、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共同组建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多家国际知名机构预测,未来十年,汽车网络安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23%。当万亿级智能网联市场“加速”,安全更需“跑”在前面。上海能否抓住这一机遇,成为全国汽车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动机”?

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正是要探索多种创新主体协同,一起来‘解锁’重大交叉难题。”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教授李玉峰介绍。

当下,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供应链网络安全现状堪忧。部分智能汽车代码已经超过了1亿行,且大多代码并没有直接掌握在主机厂手中,但主机厂往往是网络安全的第一责任单位。汽车行业拥有非常复杂的供应链,主机厂需要第一时间找到供应链各部件的网络安全短板,难度颇高。此外,网络安全还会随时危及功能安全,进而影响智能汽车的驾驶安全。

其次,汽车网络安全人才紧缺。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课程,而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相对高校来说,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急需汽车主机厂、网络安全企业和高校多方联合培养。

第三,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处于起步阶段,功能安全难以量化、风险不可预测,致使保险业难以“入场”。

解决技术难题

针对以上行业痛点,新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聚合了国内汽车制造和网络安全领域的头部企业、一流高校力量,旨在通过协同创新,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关键技术难题,塑造高可信的数字安全“底盘”。

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介绍,中心将设立“三室一平台”,即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实验室、内生安全实验室、网络安全保险实验室和成果转化辐射平台。

去年10月,搭载自动驾驶内生安全控制系统的实验车辆,在福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示范区完成了3大类46个场景的第三方测试;去年11月,在第四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上,内生安全技术再次成功抵御了来自全球“白帽黑客”持续72小时的300余万次高强度攻击。所谓内生安全技术,由邬江兴院士团队独创,其为智能汽车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一体化内生保障提供了新路径,能够有效抵御未知漏洞和未知“后门”的网络攻击。

2021年7月,工信部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加速推动内生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落地。接下来,协同创新中心将重点构建企业级专项漏洞库和高效能检测安全工具,推出一系列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技术和产品。

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中心还将探索体现“上海创新”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保险产品,以总保费可接受和持续稳健经营为前提,协调科研机构、保险产业、汽车产业和网络安全产业头部公司合作参与。

建设创新高地

麦肯锡最新咨询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将面临一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到2030年,全球汽车软件和电子产品市场将增长到4690亿美元。

去年12月,上海发布了《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从120亿元提升至250亿元,推动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车联网目前尚处在起步加速阶段,网络安全产业更是处于发展早期。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上海要想有所作为,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动机”,需要抓住这一机遇,推动网络安全技术范式创新,形成网络安全产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