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入围只是起点:三陶锚定智能教育十大趋势,打造AI...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指导的“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三陶教育申报的《三陶AI智能学习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育人系统支持与课堂教学范式重塑,实现教育公平技实...
-
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张江科学城“科技×民生”高端对话论坛
近日,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向“新”出发·“质”行高远——张江科学城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暨张江“尖峰”论坛。本次峰会由“五个张江”(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委员会、中共上海张江(集团...
-
东孚上海公司多伦路项目获评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
近日,四川北路街道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暨2025年度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东孚上海公司作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单位代表受邀参加,并被授予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区域化党建突出贡献单位。 ...
-
中建东孚华漕项目“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开足马力打...
近日,东孚上海公司华漕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桩基施工许可证、项目交地确认书,实现“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创下获批速度新标杆。 项目自成立以来全力推动开发建设工作,组建攻坚小组,通过...
-
东孚上海公司惠南民乐大居项目荣获2023-2024年度中...
近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2023-2024年度“中国建筑奖项”获奖名单,东孚上海公司惠南民乐大居二期南区项目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建筑品牌贡献奖。 惠南民乐大居二期南区项目位于惠南镇北...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启动建设“零碳园区”示范标杆项目,上海怎样为“双碳”目标提供独特样本经验?
发布时间:2021/09/10 新闻 浏览:376
每幢建筑都拥有“自循环”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每辆电动车都可告别“里程焦虑”,随时随地实现超级快充……今天举行的零碳上海高峰论坛上,宝山区、中国宝武集团、华为等共同启动建设“零碳园区”示范标杆项目,以此为突破口探索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也为上海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贡献新思路、新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与会专家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独木不成林,一座城市的“零碳”可被拆解为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家庭等。唯有真正激发每个人的参与动力,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之路。
零碳建筑:从材料到机电,形成“自循环”
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2400万的超大型城市,上海的碳达峰路径有独特的样本意义。
业界普遍认为,工业园区等大型公共建筑是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佳场景。今天新启动的零碳园区初期规划中,零碳建筑赫然在列。
谭洪卫,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关注着绿色建筑的创新发展。全国各地许多城市正在经历新一轮城市更新。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不容忽视。“从建造到运营,如果以全生命周期来计算界定,它的碳排放量能达到全社会总碳排放量的近一半。”他进一步分析,建筑领域碳排放又分为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中,后者占据碳排放总量的80%,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等能源消耗。在他看来,零碳建筑指向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建筑体系。从材料、机电设备到环境控制,统统都要在这套体系内有序运转。
未来五年,上海将把零碳建筑实践与新城建设紧密结合。到2035年,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其中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还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专家们认为,结合实践探索,上海还有望提炼执行更多能耗约束性指标,由此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壮大。
零碳电网:“数字底座”为园区赋能增效
“数字底座”,这是不少人从零碳园区中读到的一个关键词。它可以调节建筑内外的各项能耗指标参数,由此大幅提升用电效率,也能为园区内的各个子模块提供着“自我诊断”“自我优化”。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方良周认为,在迈向“双碳”目标过程中,人们肉眼可见的一个变化是:路面上行驶的新能源电动车越来越多了。电动车的诞生、普及,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更清洁绿色的出行方案。但同时,也在无形中使得用电网络承压。
许多人不了解的是,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用到的电,其本身也是需要维持瞬时平衡的复杂系统。当新能源比例越来越高,它所具有的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就会让电力网络瞬时平衡面临新挑战。
“这时候,就需要更多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来调节电网,使供需适配平衡。”新启动的零碳园区,未来计划提供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即源网荷储一体化,以一体化思维解决瞬时电力波动问题,使园区运维更稳定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