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财经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根据公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
温暖“云陪伴” | 前方抗疫后方有我!上海高校这样呵“沪”孩子
发布时间:2022/04/15 新闻 浏览:94
疫情“倒春寒”,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持续奋战。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他们的子女?如何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上海诸多教育工作者和高校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为这些居家孩子送去“云陪伴”“云托管”,让他们学有所获有进步、健康成长不寂寞。
复旦大学
“云托班”让奋战一线的父母安心
31家院系单位响应,274名志愿者参与;313户家庭报名,326位孩子匹配了专属伙伴;覆盖17家医院,2家机关单位,10个城区……
在这个特殊的春日,复旦大学的团员青年心系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爱心“云托班”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复旦青年志愿者们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云陪伴”服务,让抗击疫情的城市守护者们放心:“你们的孩子有我们云端陪伴!”
“妈妈、妈妈!”因疫情而居家办公的凌女士,每当听到女儿的呼唤,都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前去察看。孩子父亲潘先生是中山医院的职工,坚守在岗位上,数日没有回家。孩子随时随地都会呼唤妈妈,24小时如此,让凌女士有点顾不过来。
如愿在线报上“云托班”后,凌女士松了口气。4月1日晚,复旦大学匹配的志愿者同学准时与孩子相会云端。她的女儿性格活泼,而志愿者小姐姐也是开朗的女孩。两人一拍即合,互相讲故事,读故事书,房间里尽是欢声笑语。
孩子和志愿者交流曲谱
趁志愿者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凌女士终于能稍微“腾开手”,回个工作消息,“扒拉几口饭”。
孩子在学长笛,志愿者小姐姐会弹钢琴,她们还在网上交流曲谱、作曲家这些共同话题。
“下次见面,你吹一首曲子给小姐姐听好吗?”小女孩笑着答应。
对志愿者们来说,收到家长和小朋友们的积极反馈,是他们最大的宽慰。
程婧曾是第三届、第四届进博会“小叶子”,也参与过花博会等多项大型志愿服务。在这个特殊的春日,程婧同时承担了校内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和“云托班”志愿服务等多个服务项目。她说:“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和校团委骨干,我想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济大学
陪护“梦之队”跟你在一起
4月9日晚7点至8点,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1级硕士生黄凯琳与一位嘉定区小学生帆帆“云会面”,一个细细讲一个静静听,这对“师生”友好互动,气氛温馨。“感谢同学们帮我们分忧,你们学业任务也不轻,真是用心了。”帆帆的家长在留言中充满感激。
为了上好这节课,黄凯琳找出了之前在云南支教时的备课资料,花了两个晚上精心准备这节名为“认识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课件。这已是同济学子对帆帆的第4次“云陪伴”。听完课后,帆帆情不自禁地说:“我妈妈就是超人,她现在去跟病毒打仗了,我为她感到骄傲。”
3月下旬,同济大学依托“同济逆行者”后端保障突击队,先后组织12支志愿服务团队和200余名志愿者投身“云托班”线上志愿服务。开班第一周,服务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百余名。
“感谢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老师!”4月8日,从方舱医院顺利出院后,高中生小倪同学怀着感激的心情,在朋友圈晒出了哥哥姐姐们云端陪护他的记录。同济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司瑶是其中的姐姐,也是小倪辅导团队的负责人。
陈司瑶主动请缨成为了第一批上岗的“云托班”老师。为了给小倪提供全方位服务,陈司瑶牵头邀请了沪上兄弟高校的同学一起组成了一支陪护“梦之队”。一次次交心谈心、在线指导,让身处方舱医院的倪同学对学业的焦虑情绪纾解了不少,他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只要他需要,我们就一直在。”陈司瑶和她的同伴们说。
华东理工大学
5大类特色服务打造春日浪漫
抗疫一线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孩子就成为最大的牵挂。华东理工大学“花梨梦”爱心云托班积极守护他们的后方,将“奉献爱心,互助陪伴”打造成最美好的春日浪漫。
结合学校“花梨梦”志愿服务项目,学校面向黄浦区、奉贤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开展“云陪伴”,同时面向坚守在校内和社区一线的学校教职员工防疫志愿者子女开放报名,截至目前已招募志愿者420余人,已上岗志愿者146人,服务146个家庭。
学校在完成志愿者招募后,第一时间撰写工作手册等材料,同时还发动校内社团、艺术团、民乐团等学生组织,围绕美育艺术类、语言文学类、健康锻炼类、思维创新类、趣味大课堂等5大类别,打造特色服务。
4月3日,学校举办了“‘疫’路同行剪纸传情”“花梨梦”云托班志愿服务第一场大型直播,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河剪纸韩氏剪纸家族第五代传承人、华东理工大学2019级本科生王桐予,现场讲解和剪绘作品《心花怒放》。屏幕前,同学们手握彩纸、剪刀亲手实践,一起体验剪纸的魅力。
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彭施宇说,自己“云陪伴”的小朋友爸爸是社区志愿者,妈妈一直坚守在社区抗疫一线,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回家了,很高兴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战“疫”守“沪”。
上海大学
“云托班”招募令吸引400多名学子
上海大学联合沪上高校,开展面向数十位宝山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的爱心“云托班”。招募令一经发布,就收到了上大学子的积极响应,短短一天内共有来自26个院系的400多名学生志愿者报名,经过严格筛选,现已招募78名志愿者,大部分同学都有过教学经历,其中包含34名党员志愿者,14名为历届研支团成员。值得一提的是,有30名志愿者曾参与过团中央“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上大研支团“沪助黔行”线上支教等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研支团工作组举办了“爱心云托班”线上培训。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匹配志愿者、优化分组结构、科学制订“一家一策”方案并付诸实施。4月1日晚,学校“爱心云托班”顺利开班。
社区学院2021级本科生毛思晴坦言:“第一次线上和陪伴的孩子见面有点紧张,当摄像头打开,小朋友向我挥手并温柔地喊:“‘老师好’的时候,一切焦虑担心便化解了。”
首次见面,毛思晴主要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在互动过程中,“师生”间的心越靠越近。最后,两人隔屏凑了一个“爱心”留念,并在欢笑中相约下一次的“云陪伴”。
上海师范大学
“准教师”打造特色“云托班”
3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戴天乐看到了学校发布的抗疫一线人员子女“云托班”志愿服务的招募通知。作为一名师范生、学生党员,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希望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上海师范大学首批教员志愿者174人,其中师范生教员近半数,为上海8个区的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带去线上陪伴,还开设了涉及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35门兴趣服务。
戴天乐和其他志愿者们开设了“语”趣云课堂双语特色服务,选取疫情防控、红色文化等6个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双语互动、情景演绎等方式开展网上直播课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
2020年,戴天乐就曾与援鄂医疗队员的两个家庭结对,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一对一“云陪伴”服务,讲解作业、心理疏导。一次次的服务和交流让她更坚定了作为一名师范生要扎根基层,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的信念。戴天乐说:“我用青春的方式与抗疫一线人员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上海商学院
“明星社团”特色内容受欢迎
4月5日晚上7点,上海商学院财务金融学院副教授、财务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许元镫为孩子们带来财商思维类课程第一课。许老师从压岁钱切入,通过生动的小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人民币“背后的故事”,教导他们合理规划和正确使用金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有趣的课堂内容获得孩子们一次次的喝彩。
这是上海商学院“爱心云托班”的课程之一。疫情以来,学校以线上沟通的形式,仅用6个小时就完成了以商科类专业知识为主,包含财商思维类、科技创新类、美育探究类、趣味科普类、外语实践类等5大类,共计22门课程的组织申报、审核和报送工作。
上海商学院“爱心云托班”自4月4日起开出。学校学生社团“IOS开发者协会”率先开始了“爱心云托班”第一课——科技创新类课程:趣玩编程。据悉,这一社团在多项赛事中斩获佳绩,并在今年2月荣获“十四五”期间首批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称号,堪称“明星社团”。社员们长期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着丰富的线下教学经验。4月5日,还开启了科技创新类课程:人人能创造之小小艺术家,教小朋友们如何用IPAD绘画,零基础的同学在青年志愿者的在线指导下很快就绘制出自己的画作。
课程主讲人马嘉奕同学说:“未来的云陪护中,我们将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带给孩子们,启发他们的创意和创造力。每一次课程我们都会用心对待,用爱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