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一图看懂《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     
          
 -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卡领域的代表性盛会,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品牌与收藏爱好者 ,共同见证收藏卡文化的蓬勃发展...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在最前线,负重前行只为城市平安
发布时间:2022/01/16 新闻 浏览:419
“作为一个普通的疾控人,我真的没有想到面对疫情这么难,3天熬2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昨天上午,上海发布上一条关于疾控工作人员的留言戳中无数人泪点。不少市民点赞、转发并真诚留言,“正如所说,你的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负重前行”。
与新冠病毒赛跑,疾控流调队伍已坚守在一线近两年。1月13日,上海新增2名新冠确诊病例、3名无症状感染者后,全市流调队伍、核酸采样队伍再度拉起警报,即刻启动应急预案,连续几十个小时奔走在城市各个角落,守牢上海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记者采访其中几位工作人员,记录坚守与付出。
“半夜1点收工就很幸福”
已经参加工作11年的姜晨彦,是上海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密接组负责人。2022年第一天,她就经历了通宵工作,忙到现在几乎没有停歇。
面对每一名感染者、密接、次密接,流调人员会先询问其活动轨迹,再到其活动过的场所现场调取监控,结合消费支付记录等,让活动轨迹形成闭环。“每一分每一秒做了什么,都不能有空档。”同时,相关人员会被及时转入隔离点做核酸检测采样,涉及场所也会进行终末消毒。
1月11日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当天3时姜晨彦被电话叫醒,从暖洋洋的被窝里钻进寒风肆虐的冬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流调情况多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很多流调人员去现场也随身带着洗漱用品。“有时候太久没睡觉,大脑会非常混乱,需要赶紧去补一两个小时睡眠,比如在车里、在流调现场的桌子上眯一会儿,再继续工作。”
记者近日在市疾控中心看到,走廊上堆有不少泡面、火腿肠、自热火锅。“我们能在半夜12点或1点收工,回单位吃一碗热乎的,就感觉很幸福了。”姜晨彦说。
流调越细致,防线更牢固
静安区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杨晓明,是区内众多流调队伍中的一员。1月13日8时多,她领到紧急任务,与同事两人赶往指定排摸场所,这是一个人流较多的商场。按照上一轮密接轨迹的记录,当晚他们要排摸9个场所,其中2个是高危场所——餐厅和甜品店。“流调是个细致至极的活,我们要尽可能摸清密接的轨迹,对准所有时间点,不留空白,这样才能确保下一轮流调没有疏漏,完成环环相扣。”杨晓明告诉记者。
排摸到次日2时许,两人基本将高危筛查场所进出人员一一摸清。万幸的是,监控镜头下,这位密接始终在公共场所自觉戴口罩。3时回到办公室记录报告后,杨晓明与同事趴在办公桌上打了个盹儿,8时左右再度来到商场,同时与相关部门联动,锁定两个高危筛查场所中2名背面认不清的人员,成功辨别身份并圈定次密接。直至11时左右,连续15个小时的作战,这个场所排查告一段落。
杨晓明告诉记者,“疫情两年至今,这几乎是我们的工作常态,一旦有流调任务,就意味着十几个小时合不上眼。流调责任重,前期流调越细致,后期防线就更牢固。”
采样量激增,不轻言放弃
除了流调队伍,采样队伍同样奔走在第一线。对普陀区中心医院肾内科护士长吴鹤瑾来说,这几天没日没夜,已成常态。当记者联系到她时,她正与同事组成应急采样队伍,奔赴一个大型小区进行采样,“昨天是26个点位,前天是24个点位,今天做了几个点位数不清了,要到晚上回到驻点再来算。”
吴鹤瑾与同事们近几日的行程都是到点位采样……快速精准,才能筑牢防线。这几天随着本土疫情反复,采样量一下子快速增加,前往医院本部核酸检测的人也明显增加,日均4000—5000人次。“这样的应急状态已不是第一次,团队里没有人轻言放弃,大家都知道,我们速度快一些,上海这座城市也就更安全一些。”护理部主任郝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