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
苏州河畔结伴游 上海举办沪台青年交友活动
3月20日,“很高兴可以和大陆青年一起深度游玩苏州河沿岸,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台湾音乐女教师杨育欣19日在苏州河畔参加“缘聚SH寻YOU苏河”沪台青年交友活动时对媒体说。 此次活动吸引60余位工作、生活在上海...
-
聚焦如何建设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届中国能源行...
3月18日,以“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活动采用线下论坛、线上直播连线双模式,聚集能源领域的政府机关代表、能源领军企业高管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
财经
-
浦发银行推出共享作业模式 以服务效率为导向 切实...
日前,浦发银行通过共享作业模式,成功为办公地点位于上海浦西的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近完成在该行临港支行的开户业务。2023年以来,浦发银行在自身效率提升方面不断挖潜,牢固树立“让开户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思维...
-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过1亿美元
今年前两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农产品超1亿美元 近日,133吨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的进口芝麻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充分发挥“绿色通道”效能,实现当天查检、放行、出证全流程。 今年以来,外港海关...
-
沪浙毗邻地区携手成立这个组织,整合各自优势推进...
近日,沪浙毗邻统战“农创新联会同心促共富”主题活动暨“机关建设年实干谱新篇——做一周村居干部6.0版”调研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山区廊下镇举行。在现场,沪浙毗邻农创新联会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毗邻地区新联会合作...
首届“无界·收获App双盲命题写作大赛”揭晓,林戈声一人独得两奖,李诞获得三等奖
发布时间:2021/12/29 新闻 浏览:135
12月27日晚,首届“无界·收获App双盲命题写作大赛”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公布决选结果。经过贾樟柯、李敬泽、仁科、程永新四位终评评委的讨论与投票,主持人、青年作家、《当代》杂志编辑孟小书宣布了最终获奖结果,而10位作者真实身份也当场以提前录制的一分钟短视频方式揭晓。
中国现代文学馆活动现场,四位评委在进行评选
著名文学杂志《收获》有着“当代中国文学史简写本”的美誉,在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了给更多富有才华的写作者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打破传统“纯文学”的概念,实现“纯文学”的跨界、破圈,2021年7月,由《收获》杂志与“收获App”主办,《小说评论》杂志、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后浪出版公司联合主办的“无界·收获App双盲命题写作大赛”正式举办。
据悉,大赛一共历时5个月,每个月为一期。每一期会有5个特邀嘉宾和各位踢馆作者,创作同一命题的作品。本次比赛,一共有25位特邀作者参与,总共收到自由来稿2600多篇,5轮14名专家、跨界评委。
由专业作者和跨界作者组成的“作者组”
“作者组”包括(排名不分先后):班宇、btr、柴春芽、春树、淡豹、付菡、韩东、李梦、李占洋、马伯庸、马一木、棉棉、七堇年、邱华栋、孙睿、唐克扬、田耳、万玛才旦、项静、小河、杨荔钠、弋舟、袁凌、张冠仁、阎连科。
最终,10部作品进入了终评决选,其中8位是“踢馆”作者,另外2位分别是“作者组”的专业作者弋舟与跨界作者唐克扬。让人意外的是,“踢馆”作者中有脱口秀演员李诞,而《终夜》《太空》两篇“十强”入围作品竟都出自科幻、悬疑写作者林戈声。
一等奖:林戈声《终夜》
二等奖:海川《南方蝶道》、 弋舟《摇摆鼓楼-打尖》
三等奖:李诞《转运符你买不买》、 张同远《辟谷》、武庭英《危楼金刚》
评审奖:唐克扬《摇摆鼓楼》、王芾《杀蛇》、林戈声《太空》、祁晓宇《最后的晚餐》
据介绍,无界,即是没有边界,也要打破边界。双盲比赛,即作者与评委皆隐去身份认知。对参赛短篇小说仅根据文学优点进行评估,而不基于作者的声誉,所以参赛者的姓名或其他潜在识别特征均不得出现在参赛作品任何地方。
首届“无界·收获App双盲命题写作大赛”的成功举办,是新世纪新时代“纯文学”领域的一次伟大尝试,众多特邀作者纷纷表示今后或将以匿名踢馆身份再次参与今后的“无界”写作大赛,而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则在直播弹幕与评论区留言看到了“纯文学”界的一次勇敢创新,对于今后的文学创作道路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未来,文学创作的方式、文学创作的类型将更为纷繁,文学艺术成果也将更丰硕多样。
评委精彩点评
在终评现场,贾樟柯、李敬泽、仁科、程永新四位评委就10篇匿名小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现代文学馆活动现场,主持人与四位评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很喜欢《终夜》
贾樟柯: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
我很喜欢《终夜》,他用了一家三口的叙事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问题发生的时间也可以说是一个奇幻,也可以是很科幻的方法,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它把中国家庭内部的精神呈现得很好,这篇里面的意向是很准确的。比如说张光亮,我们都能看到父亲和母亲操劳孩子的时候带来的疲惫感,这是日常生活里人维护家庭的疲惫感,她儿子又是恐惧症,我非常欣赏这一点,因为我们整个社会是非常崇尚巨物的,崇尚大、崇尚力量,而这个孩子认为只有细小的东西才安全。所以我觉得整个从架构的家庭里面,每个人的心事的准确性到语言的准确性,它也很精炼,我觉得在这十篇里面,对这一篇的印象是很深的。
我确实觉得这篇是最有光芒
李敬泽: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看了这十篇作品,我也是当过编辑的,其实总的来说,这个标准没法分析,但是(作者)有才气,有的时候是显而易见的,我不是太喜欢过于像文学期刊的作品,我还是希望在这样一个“无界”的、双盲的比赛里,能够让人觉得有冲击力的作品。说老实话,十篇作品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篇(终夜)。
他(作者)不光是这个想法有意思,包括写八年时间养了一只小蚂蚁做宠物,他能够把这样一个想法写的非常有说服力,实际上这三点,他的父亲、母亲、儿子,从写法上来讲,都是在一个不可能的条件下,或者是在一个否定的条件下展开才可能,我觉得这是特别能够让人看出作者的才情。当然,他写的时候,一看就是不太熟练,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他的好想法太多了,每一个好想法都没有独立开,这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固然是不熟练,但是他很生猛,也不是那么油腻,不是把每一个点都彻底弄开,做的非常娴熟。反过来看,这十篇当中,我确实觉得这篇是最有光芒的。
这本小说看起来很过瘾
仁科:音乐人、五条人乐队主唱
如果来参赛可能更好,莫名其妙当上了评委。我自己看了小说,因为没有压力,不知道说什么,我是很发散性的读者,在看的过程当中如果看到这个很酷、很有趣,我会停下来去创作、写首歌。
我最早选了4万字的《辟谷》(作品图片见上方),在看的过程中,发现它是现实批判的,这本小说看起来很过瘾,它用一些很有趣的方式,包括前几年有很多说中国武功、武术的,有讽刺意义在里面。它在这个小说里成为了小说,但是他对这些东西,包括他师傅搞男女双休,搞了别人老婆,对那些现象他是很讨厌的,但是不能有恨,然后把这些现象当成一口痰一样吐出来,用他的方式,他是整个故事的旁观者,看整个过程。我看到一些很有趣的描写,他跟跳广场舞的大妈用共一个场地,给我很深的画面感,让我印象很深刻。
我也在反省怎样去评价这一批作品
程永新:著名文学编辑、作家,《收获》杂志主编
我看了十篇,在想一个问题,也在反省,因为我们是职业编辑,从这个角度去看,就是刚才像敬泽讲的,参与的作品比较靠近,我也在反省怎样去评价这一批作品。
走走(作家、大赛策划者、收获App负责人)他们用“无界”活动的方式,我觉得有一个比较好的出发点是想拓宽文学的边界,或者说,文学可以更自由、更飞扬,所以从这十篇小说来看,它其实有一些不同的类型在里面,有一些我们常见的文学刊物经常会看到的小说,这是有一些的;然后也有像《终夜》《太空》这样的作品,包括刚才说的差别更大的《转运符你买不买》,刚才有人说很飞,我明白这个飞的意思,和我们常见的小说完全不同。我蛮犹豫的,我们究竟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去判断这些文字,我们希望它能丰富多样,但是终究你得想出一个标准,要评出一个标准。
我认为对《终夜》和《太空》的作者(林戈声),要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他的创意很丰富,而且他的创意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我不知道写作者的年纪,但是非常丰富。但我最终没选,因为我觉得他的很多创意里面都有完善、都有需要来增强逻辑,或者说阅读的一种感受。比如说他里面有很多细节,我不太理解,但这个作者是奇思妙想最多的,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