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洼地”变“高地”,新理念正一一落地
发布时间:2021/12/18 新闻 浏览:119
12月8日,黄浦乔家路北块685街坊房屋征收生效,第二轮征询签约比率达到99.72%,上海老城厢又一幅地块就此踏上焕新之路。
接近年关,上海旧改力度不减,从11月以来,虹口和黄浦有多个旧改地块征收签约破99%。截至上月底,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达到80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的114%,4万户居民告别拎马桶的日子。预计今年全年将完成90万平方米。
到明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将全部完成。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新的探索与理念正在一一落地,推动旧里“洼地”成为城市未来发展“高地”。
征收“神速”,保护“慢”且“细”
日前,由近20位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集体开展了一次技术研讨,重点讨论旧改地块后续建设如何以历史风貌保护为前提,落实保护保留的设计施工技术。“这些技术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提炼,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包括如何通过整体托换开发历史建筑的地下空间、怎样解决地铁上盖老房子的减震隔震、石库门的门头如何在修旧如故的基础上焕发新生、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保护监管……这些技术措施最终目的都是把历史文脉保护落到最细处。”上海市旧改办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
居民签约如火如荼,相比之下,地块里的历史风貌保护做得“慢”且“细”。虽然旧改流程有了变化,在房屋征收阶段,建筑专家团队就提前介入进行甄别和评估历史风貌,但是整个过程通常以“年”计算。
虹口17街坊从启动征收到交地不到一年,堪称“神速”,对待历史风貌却十分谨慎。去年年底,最后一位居民搬离之后,街坊被专业机构接管,小心看护。活跃在地块里的建筑专家,在不同建筑外墙用不同颜色标记,以代表不同的保护等级。无独有偶,经过3个月应急抢险保护,乔家路地块里的珍贵文物“书隐楼”要比过去稳固许多,匠人们还把脱落的老构件全部归整并一一编号,等待未来的全面修缮。
但这些还不够,旧改地块将会成为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城乡建设的范本。上述负责人表示,分类科学、措施得当的设计施工技术不仅仅会在旧改地块中落地,而且可以推广运用到更广泛的城市建设当中。“这些技术解决的是老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共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让老建筑真正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彰显上海城市特色的金字招牌”。
旧改地块普遍与风貌区交叠。除了专业保护技术,还需长远规划才能让地块价值充分彰显,延续城市记忆。今年8月,虹口17街坊项目公司启动股权转让,成为首个通过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和上海联交所“场所联动”招商股转工作机制的地块。经现场公证,加权汇总规划实施方案评审得分和竞价得分,确定招商蛇口下属公司为股转合作企业。
“这家企业的报价不是最贵的,但它提供了最好的开发方案,在专家评审中的得分排名第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17街坊的开发方向,是最大程度保留文脉,留存石库门肌理,并注入现代使用功能。
围绕“好人家、好作品、好价格”,上海还会有更多旧改地块以开放的态度引导市场力量积极参与,让最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零星地块和“毛地”攻坚有方
黄浦区44街坊(零星地块)从启动征收到征收生效,只花了4个月时间。作为上海首批试点改造的零星地块,静安宝昌路521弄在一个半小时内,居民征询签约率就达到100%。随着旧改机制不断创新,零星地块征收有望提速。
相比成片地块,零星地块和“毛地”都算是旧改“老大难”。前者占地面积小,无论是房屋征收还是资金平衡都有很大难度。“毛地”是上世纪旧改制度的产物,政府按土地现状出让,开发商承担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曾有力推动旧改进程,但因为资金、收益、市场预期等因素,开发商无力动迁,导致一些“毛地”被常年搁置。
记者从市旧改办获悉,上海今年已经进入零星地块攻坚战,将采用“三分法”进行改造。对已启动征收的零星地块,保持政策连续性,继续按原计划和方式实施征收改造;对规划明确为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区配套服务等公建配套设施以及绿化、市政、道路用地性质的零星地块,按规划实施征收改造;对其他零星地块,探索实施以“留房留人”为主的旧住房更新改造方式,这方面,春阳里、承兴里都有探索经验。
截至去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共有零星地块148个,涉及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48.4万平方米、居民1.7万户。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已完成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2万平方米。剩余45.2万平方米涉及1.58万户居民,计划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改造,并力争提前。
针对“毛地”的处置方案和改造计划也已经明确。目前,上海黄浦、虹口、杨浦3个区还剩余9幅“毛地”未启动改造,共涉及二级旧里12余万平方米、0.7万户居民。到今年年底前,上海计划启动杨浦区146街坊等4个“毛地”地块改造,涉及8万平方米、0.4万户。包括虹口区185街坊在内的其余地块将在明年初启动改造处置。
目前,仍有许多征收工作人员活跃在一线。随着成片旧改进入收官阶段,征收工作也将告一段落。记者了解到,到明年上海剩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2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1万户,预计在明年5月底前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