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在求职模拟大赛中锻炼面试技巧,东华大学这位毕业...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刘鸣(化名)近日收到三份offer,并最终选择签约其中一家奢侈品公司。 刘鸣是个未雨绸缪的人,她从去年八月开始关注秋招,九月开始投简历。“因为时间线拉得比较长,我就有足...
-
上海:预计到6月上旬,各寄递企业能够全面恢复个人...
5月19日,目前上海邮政快递行业的恢复情况怎么样?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个人寄递业务恢复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表示,感谢社会各界...
-
“沪”动进行时:铁路上海虹桥站客运量有序增长
5月17日一早,铁路上海虹桥站候车大厅里,不少旅客已经在等待验票上车,他们中的很多人“全副武装”,做好了个人防护。当日,铁路上海虹桥火车站开行旅客列车12趟,出发旅客7000人左右,到达旅客约千人。 据悉,...
-
来自芯片、航天领域的代表:复工前一定要做好周全...
眼下,上海复工复产已按下“快进键”。疫情这两个月来,有的企业的生产线一直都在运转中,从没停产;有的企业正开始复工,逐渐恢复生产;还有的企业正在等待复工。记者采访了几位扎根企业一线的市人大代表,结合他...
-
上海海关: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全产...
5月18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上海要推动重点产业尽快达产,对于上海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上海海关如何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便利化,又是如何助力企业提升产...
财经
-
贷款利率只提日息不提年息?媒体:金融促消费不能...
日前有报道称,个别消费金融公司玩起了文字游戏,将“最低利率”与“实际利率”模糊处理,但二者之间可能相差20%以上。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
上海口岸外贸全国占比跌至16.3%韧性尤在,海关关长...
受此轮上海疫情影响,4月份,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在全国的占比从年初的28.4%降至16.3%。但4月下旬以来,上海口岸外贸逐渐企稳。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透露,5月迄今,上海海关已审核通过0.9万份出口原产地签证申请,...
-
市区首家银行网点“预约制”复业
上海市区迎来首家复业的银行网点。昨天,位于普陀区新村路599号的上海农商银行普陀支行营业部恢复营业。 在普陀区相关部门支持下,上海农商银行普陀支行制定详细方案、汇集各方资源,仅用36个小时就成功申请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丨顾诵芬院士:航空报国,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争气机”
发布时间:2021/11/03 新闻 浏览:70
2011年10月28日,顾诵芬为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做学术报告
提起歼教-1、歼-8、歼-8Ⅱ……这几款在我国航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飞机,均由顾诵芬主持设计。顾诵芬是我国航空领域唯一一位中科院和工程院“双院士”,是著名的飞机设计大师、空气动力学家,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他也是继吴文俊、徐光宪、王振义、黄旭华之后,第五位获此殊荣的交大人。顾诵芬是交通大学1951届航空工程系本科校友。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自小立志保卫祖国蓝天
顾诵芬与飞机的缘分,开始于他的少年时代。顾诵芬的父亲顾廷龙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母亲潘承圭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女性。1935年,顾诵芬5岁时父亲应邀去燕京大学任职,全家迁居当时的北平。1937年7月28日,日军轰炸中国二十九军营地,幼时的回忆里,漫天压得人睁不开眼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投下的炸弹都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保卫中国的蓝天将来不再受外国侵略。就这样,航空报国之梦早早的便在他心中埋下了。
高中毕业后,顾诵芬报考了有航空专业的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全部被顺利录取。最终,他选择就读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回忆在交大的岁月时,令顾诵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一时物理实验报告一定要按规则办,而且要一丝不苟地用英文书写,有的学生偷懒凑两个数据,被老师发现后要狠狠批评。后来,顾诵芬回忆说:“我在控制有效数字方面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即搞工程量尺寸,能量到多少只能写多少,不能胡乱加减。” 除此之外,在交大,英文的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以及口语训练都比较强,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正是打好了基础,毕业后在工作中他受益匪浅。
1951年交大毕业时的顾诵芬
大二时,顾诵芬修读了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开设的两门基础课。季先生讲课突出基本概念,先讲解问题的由来,还联系工程实际讲将来可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运算。这样系统的训练对顾诵芬影响很大,为日后顾诵芬成为工程师打下了好的基础。
“工作千变万化,只要知道该怎么做,就能做出来。我们开始设计飞机的时候,在学校里没学过。最突出的问题是,喷气式飞机的进气道怎么设计,当时没有现成的数据。1956年,我开始搞飞机设计,当时北航张桂联教授有些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我看了以后,提炼了一些方法,基本上还是运用了学校教的那一套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所以我感到,学校的训练对自己以后的工作用处很大。”他特别感谢学校教的一套研究问题的方法给自己指了路。
1950年至1951年,顾诵芬在交大就读期间所作《飞机设计》的实验报告
1950年至1951年,顾诵芬在交大就读期间所作《飞机设计》的实验报告
1949年下半年,国防建设急需理工见长的交大学生,特别是航空专业,不少优秀学生投身于国家工业建设。1951年8月,顾诵芬大学毕业。面对家人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此后的岁月,他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肩担歼-8和歼-8Ⅱ的总设计师重任,带领团队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争气机”。
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
多年来,在忙碌而紧张的研制工作中,他一直热心关注着母校交大的发展:捐献飞机设计模型、照片及资料,以供教学实验和校史展示;捐赠8万元用于闵行校区文博大楼建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空天科技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飞机出版工程》总主编……
顾诵芬与交大同窗学友合影(前排左三)
2008年,顾诵芬回母校参加航空航天学院成立典礼,并作为“特班”班主任为首届36名硕士生开讲第一课。2011年10月28日,在毕业60年之际,顾诵芬重回母校,为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做学术报告。虽白发苍苍,站在讲台上的顾诵芬却精神矍铄。联结过往与未来的星海在他眼底展开,看见的是他嘴角藏不住的笑意,看不见的,是他心底为家为国为朝气蓬勃的后代展望的未来。
顾诵芬与母校之间的温情互动也是校园里的一段佳话。2011年,顾诵芬获颁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2018年9月,恰逢母校航空航天学院建院10周年暨航空学科83周年纪念,校长林忠钦为作为名誉院长的顾诵芬颁发学院建设“功勋奖”,感激他为国家和母校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无私贡献。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作为一代大师,顾诵芬将一生奉献给祖国,一辈子都翱翔在蓝天。他不仅是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史的宝贵见证者和书写者,更是无数华夏儿女的精神楷模。(上海交大供图)
上一篇: 擘画扩大开放新图景(瞩目进博会)
下一篇: 一场跨越九十年的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