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网”,让长三角变得更紧密
发布时间:2021/10/26 新闻 浏览:144
除了看得见的路网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地区还有一张张看不见的“网”正在悄然铺开。记者从昨天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新闻通气会获悉,长三角地区已累计建成22.1万个5G基站,占全国总量的26.9%。
三年间,长三角地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跨区域联通,长三角地区变得更“小”了
日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中核”——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区域,“水乡客厅”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其中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就是多条跨省域高快速路的接连贯通。
同样在核心区,沪苏湖铁路建设已进入上部结构建设阶段,全国首座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同桥结构铁路斜拉桥——斜塘特大桥32.6米简支梁现浇已于近日完成。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长三角第一批17条省际断头路中,已通车7条;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工程已开工建设;长三角高铁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上海开设的沪苏、沪浙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已有29条。
在能源方面,浙沪联络线一期、如东—崇明天然气过江管道、上海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期储罐扩建等天然气重点项目建成投运;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等重大电力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华东电网内部的电力交换能力和电网稳定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公共服务接连“上网”,长三角生活更方便了
医疗、缴税等看不见的公共服务之网,也越织越密。长三角地区牵头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已实现全域互联互通,截至今年9月底,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超593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5亿元。
几天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公安机关相互合作,启动长三角部分地区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户籍在安徽省、现住上海青浦区的陶先生就在居住地给两岁的儿子申请了一张身份证,“在青浦就能办,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非常方便”。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三角41个城市已有119个政务服务事项可跨省市通办,开通567个专窗办理点,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
生态共保联治,长三角地区变得更“绿”了
对四地居民来说,三年来,长三角一体化肉眼可见的成效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近期公布的一份“成绩单”显示,各方通过协作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今年1月到8月,长三角41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高达86.6%,PM2.5日均浓度低至29微克/立方米,同比大幅下降9.4%;在594个水质国考断面中,I至III类断面达502个,占84.5%,劣V类断面已消失。
记者了解到,为打赢长三角区域蓝天保卫战,三省一市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加强机动车、船舶以及非道路机械等移动源污染协同治理,全面落实区域“三油并轨”,提前实施轻型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船舶排放控制区提前全面使用0.5%以下低硫油。水污染防治上,以太湖流域为例,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建立了联合河湖长制,推动流域内水环境、水文信息共享,建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并针对水葫芦、蓝藻污染等重点问题制定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去年,太湖水质总体评价为Ⅳ类,氨氮与总氮浓度达到控制目标。